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伟  王磊 《中国德育》2010,(7):95-96
“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对教育思想者来说具有一种信仰的力量。“我”怎样理解教育决定了“我”如此这般的教育行为。《卓越的秘密》一书并没有给“什么是教育”一个确定的答案,却为这个问题的追问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读后不禁为之击节而叹。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若干教育理念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权威主义:创新教育的障碍权威主义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之一是形成了具有强烈权威主义色彩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对教师而言,因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居地位优势以及自身拥有的知识优势而常常被异化为权威的象征,为此,身为“干部”的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被要求必须不苟言笑,时时保持威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他应是知识的宝库,犹如一部百科全书,无论学生提出任何问题,都能给出正确答案。对学生而言,教师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说教永远正确。对于教师的教诲学生只能言听计从,而不可提出异议。任何对教师的不从,都是对权威…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多数国人而言 ,教育就是“教书”、“教知识” ,就是“德、智、体、美、劳”的教育 ,就是“素质”的培养 ,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就是“温故知新”、“因材施教” ,就是“学而优则仕” ,就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或许是我们对于“什么是教育”所能想出的基本的回答 ,这些答案或来自传统 ,或来自领袖话语 ,或来自对教育的最简单的认识。这些答案的某种合理性自不待言 ,关键在于 ,它们是否来自我们内心的思索 ?我们是否意识到“什么是教育”是一个与我们的教育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我们…  相似文献   

4.
“不要违反教育规律”“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人才培养要尊重教育规律”,这是我们常听到的呼吁和告诫。但教育规律是什么?教育规律有哪些?很遗憾,整体上说,对这一问题尚没有形成一个共识性、系统性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罗凡 《生物学教学》2007,32(1):48-49
世界和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之后,全世界人民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如果将这个问题抛到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去寻找答案,多数人会给出一个同样的回答,那就是:“生态与环境”。的确,你看电视、报纸、网络上关于经济报道的关键词是什么?“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词是什么?“生  相似文献   

6.
研究心理教育的基本问题,应回到“原点”思考心理教育应该是什么。心理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积极实现人的心理发展,其实质是一种发展性的教育,而从哲学视野洞察,心理教育的未来走向就是:从“工具论”走向“目的论”,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关注和重视人的主体性发展,消解心理教育的“异化”现象,走向单一学科范式的“终结”。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什么”历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常见的几种关于“教育”的定义入手,进而描述了一种“新”教育社会学的观点。文章认为,对于“教育本质”的探索,应该跳出教育体系的狭小圈子,而将其视为一种社会建构的实体;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够更深刻地把握“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每当想到中国的教育,我们就会想起中国的农民。“我们的农民几乎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就得让孩子接受教育——教育,是他们的希望所在。为了供孩子上学,他们可以节衣缩食,倾其所有。家庭是国家的缩影。如果我们举国上下都能真正明白这个道理,都能有农民对教育的那样一种认识,都像他们那样舍得投入,我们的教育早就上去了,中国现代化的速度至少可以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9.
教育本质的论争之所以陷入“疑无路”的境地,根本在于论争只是囿于探究知识论的“教育是什么”,而遗忘了阜寻存在论的“怎样教育”这一教育之“根”与“S一”,以致教育之本质与语言遭实际异化,缘此,本文拟在反思以往教育本质论争的基础上,试图走“怎样教育”,以期扬弃异化,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历史教育应该给予学生的是什么?这是历史教育的本真问题,也许很难给出永恒的答案。但是最起码有一点我们知道,历史教育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多的应该是精神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对于一个数学教师来说,善于提出问题,极为重要;善于进行“教育上合理”的提问更加重要。那么,什么是“教育上合理”的提问呢?如果提问引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并且学生又不可能照搬课本上的答案,就可以认为是进行了“教育上合理”的提问。例如,“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画几个圆?”这就不是“教育上合理”的提问,因为这个问题学生会毫无困难地答出:“一个”。可是如果问:“经过三点可以画几个圆?”学生在课本上就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必须对三个点可能有的位置关系逐一进行研究后才能得出结论。因为…  相似文献   

12.
一股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浪潮正在向我们涌来,它在更新教育的物质形态的同时,也在冲击着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并提出种种新问题迫使我们思考:信息技术的应用怎样才能有效地改变教育?是什么导致了教育技术应用上的误区?信息技术的这些应用对学生和教师已经和将要带来什么影响?人在新技术创造的新环境中究竟如何生存……存在的差异决定思维的差异,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的人们与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人们,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我们以教育现代化为追求的思考与行动过程中,正是这些有差异的思维与答案,使理论与技术之间的对话成为必要,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翁惠 《幼儿教育》2003,(9):10-10
当前,许多幼儿园都在开展创新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创新教育实践中也存在着不少误区。正视这些误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幼儿创新教育。一、片面强调求异思维,创新价值观模糊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往往片面强调求异思维,把创造思维等同于求异思维。教师提出任何一个问题,让幼儿从事任何一项活动,都要求幼儿做到“和别人不一样”。如果不一样,教师就会鼓励或表扬幼儿;如果一样,教师一般反应平淡。幼儿为了做到“和别人不一样”,有时就脱离活动的内容,随意地、漫无目的地回答问题,答案虽然和别人不同,但答非所问。  相似文献   

14.
参加一个学术交流会,下午轮到一位专家演讲。他上来问我们:现在中学的教育像什么?他没有给出答案,下面自然有议论,稍作停顿之后,直言快语的专家还是自报了他所理解的答案:现在的中学教育像复印机。  相似文献   

15.
回到原点 关注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今,如果人们要问什么是“三农问题”,那么我们只能这样回答: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提出很多问题,而个个都无法给出完满答案的问题。近几年,三农问题成为一个各方面都高度关注的公共性问题。人人都可以提出一番宏论,个个都能够拿出一套方案。只是这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除了能够吸引  相似文献   

16.
大连电大韩景文先生的文章《电大教育“异化”的反思》发表以后,在电大系统产生了热烈的反响,这一方面说明广大电大教育工作者对电大如何以新的姿态去迎接21世纪的关切,同时也说明韩先生提出的几种“异化”现象确实普遍存在,正掣肘着电大事业的发展。那么这些现象的存在是否表明电大教育正在“异化”呢?我们认为,如果把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管理模式看作“异”的话,不是电大教育被“异化”,而是电大教育尚无力去“化异”。因为韩先生所说的“异化”现象存在于电大创办至今的全过程,只是在不同的阶段表现的程度稍有差异而已。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这些问题直到现在才引起广泛的关注?我们以为这应结合社会背景来考察。  相似文献   

17.
哲人讲了一个故事,说佛祖一次到了人间,向芸芸众生提了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众生争先抢答。日有吃有喝为幸福,日家有娇妻为幸福,日腰缠万贯为幸福……佛祖笑而答日:众生既对也错,幸福原本只是一种感受。今天我们的社会正在探讨教师的幸福是什么。记得国内一位知名教育心理专家在一次教育报告中讲到:“如果你认为社会对教师和教育不公平,而我们自己还要让自己不幸,那确实就太可悲了!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认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离的问题是多年解决不了的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个新的起点,从思考一系列的基本问题开始。这些问题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到底是或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两的脱离与统一是不是具有某种必然性成合理性?如果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真地存在,如何在两之间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19.
教育异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育异化问题的提出教育是什么?这是一个人们想弄清楚但又没弄清楚的难题。不同的人对教育有不同的看法 ,正是由于教育的复杂性 ,人们看待它时如盲人摸象 ,必然会产生偏差 ,以致在实践中出现了与教育本意相反的情况。虽然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至今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 ,但通过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人们知道了教育应该做什么 ,至少知道了什么不是教育 ,即教育应该扬弃那些貌似教育的东西。人们对现行的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同的看法是 :现行教育异化了!人为什么要受教育?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 ,康德等一批哲人早已论述过…  相似文献   

20.
一、教育的异化 在马克思首次提出“异化”这个概念之后,这个词竟触及到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就连最纯净的教育这块处女地也不能幸免。众多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痛苦地承认我们的教育正在逐步陷入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