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董良 《江西教育》2014,(8):16-17
有幸参加由特级教师徐斌主持的省级课题“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的探索与追求,参与课题的研讨和资料搜集工作,可谓一次难得的学习机遇,值得珍惜.在“数学无痕教育”课题的引领下,除了近距离地欣赏和领悟徐老师“追寻数学无痕教育”的教学主张之外,更让我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数学无痕教育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课题的实施,使得“无痕”从德育领域延伸拓展至学科领域,让数学教育在理性、严谨之余,更赋予其诗意灵动和一份浓郁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2.
有幸追随著名特级教师徐斌,一起参与“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学习与实践。在我看来,“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意义的课题,与其他数学课题研究相比,更显现出一份诗意与灵动,更体现出数学教育的人文情怀。“无痕教育”体现着对学生学习的尊重与关怀;“无痕教育”预示着教学方法的圆融与通达;“无痕教育”代表着数学教育的追求与真谛。  相似文献   

3.
有幸追随著名特级教师徐斌,一起参与“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学习与实践。在我看来,“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意义的课题,与其他数学课题研究相比,更显现出一份诗意与灵动,更体现出数学教育的人文情怀。“无痕教育”体现着对学生学习的尊重与关怀;“无痕教育”预示着教学方法的圆融与通达;“无痕教育”代表着数学教育的追求与真谛。  相似文献   

4.
有幸追随著名特级教师徐斌,一起参与《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实践。在我看来,“无痕教育”体现着对学生学习的尊重与关怀,“无痕教育”预示着教学方法的圆融与通达,“无痕教育”代表着数学教育的追求与真谛。  相似文献   

5.
有幸追随著名特级教师徐斌,一起参与《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实践.在我看来,“无痕教育”体现着对学生学习的尊重与关怀,“无痕教育”预示着教学方法的圆融与通达,“无痕教育”代表着数学教育的追求与真谛. “无痕教育”,这是徐斌老师的教学主张,亦是他的教学思想与风格.翻阅古今中外一些大家的著作,许多文章或片言只语中都闪烁着无痕思想的光芒. 一、行不言之教的老子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德道经》一书内容极其丰富而深刻,涵盖众多领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6.
上海二期课改数学新教材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学生学习数学科学知识的同时,接受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如何让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无痕渗透于教学中,这是每个数学教师部应该思考和实践的。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两纲”教育的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7.
本文力图分析如何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更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无痕化的德育渗透。文章从“无痕教育”的含义、理论依据及教学实践过程中,切实探讨了思想政治课中贯穿“无痕”理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徐斌素描     
●数学无痕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和原则,是一种教育的美学和哲学境界,是一种对教育本原的追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学习,是无痕教育追寻的基本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要使学习过程更贴近学生,更自然,就需要掌握进与退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自2010年第一届“徐斌与无痕教育”特色研讨会在福州成功举办以来,近+年间,无痕教育研究团队不断壮大:苏州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专门成立了无痕教育研究所,无痕教育全国实验学校联盟初步形成,无痕教育研究成果被评为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如何使无痕教育研究走向整体建构,如何让无痕教育与简约教学、结构化学习之间建立内在关联等问题驱动我们继续开展深入研究。为此,我们将于2019年暑假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全国第五届“无痕教育”深度研修活动,为您带来一场思想与创意的教育盛宴。  相似文献   

10.
在多元文化充斥下的当今社会,高校思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教育无痕”的大爱思想观迁移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无痕教育观”,阐述了“无痕教育观”的内涵和重要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践“无痕教育观”的途径和方法,为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多元文化充斥下的当今社会,高校思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教育无痕”的大爱思想观迁移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无痕教育观”,阐述了“无痕教育观”的内涵和重要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践“无痕教育观”的途径和方法,为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教育无痕”旨在“淡化教育痕迹”,反对枯燥说教、呆板灌输、居高临下等教育方式,力求在自然的状态下,让教育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教育无痕”是教育的一种至高境界,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和推崇。  相似文献   

13.
陈桂生 《中国德育》2009,(11):39-41
最近刚从张思明老师访谈记录中,知道“无痕德育”一说,又从《中国德育》杂志2009年第8期刊载的楼江红君的《让无痕德育走进课堂》一文中,知道一个“无痕德育”的案例。尽管不知“无痕教育”出自何典,单从不同地区出现同一教育趋向的提法,就感到异常兴奋。仿佛从风萧萧、雾茫茫中发现了一缕霞光。  相似文献   

14.
教育者要让“无痕教育”根植于心田,善于运用“无痕教育”搭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时时、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好自身的形象,“身教胜于言教”.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只有让问题付之于情、施之于感,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其效果才能达成.  相似文献   

15.
基于“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背景之下,加强学科育人理念,让数学走进生活,比如党史教育融入数学课堂,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为此,我们抓住“红色革命基因”的教育契机,开展主题项目式教育实践,将数学融入生活,融入劳动,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时时处处育人.本文旨在探索让党史教育能够在高中的数学学习中真正得到有效开展、落实的案例,以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常态化,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顾志裕 《中国德育》2007,2(11):62-63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的迅速普及,给学校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德育工作是每个学校都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浙江省上虞市实验中学利用网络进行“无痕德育”,也有人称之为“无意识教育”,因为受教育者是无意识地接受教育,而对教育者来说则需要有意识地精心设计。“无痕德育”体现了内隐学习的教育观。内隐学习即一种“自动的”“不易觉察”的并“对复杂规律敏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力图分析如何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更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无痕化的德育渗透。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探讨了思想政治课中贯穿“无痕”理念的各种方法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教育无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这道出了“无痕教育”的真谛。教育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富有深情的一个眼神,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产生极大的影响。“无痕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育人技巧。与各学科相结合的思想品德教育就需要如此,它不应该是口号式的道德说教,而应该由我们每一位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无痕”渗透。那么,如何做到“无痕教育”呢?笔者在写作和中学语文教法课教学中,总结出如下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数学教育整合在科学领域之中,强调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倡导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中“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引发了我们对“如何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有效融入数学教育,让数学成为幼儿科学探索的有效工具”问题的思考。从2003年至今,我们通过“落叶的渐变”“亲亲小兔子”等案例,对这些问题进行实践探索,慢慢地走出最初的困惑,渐渐地感受到数学与科学教育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如何让数学走进科学融入科学教育领域的数学学习更强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相似文献   

20.
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也可以说实践活动就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它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让学生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一般数学课任务是“学数学”,而数学实践活动的任务是“做数学”。现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迫切地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性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