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化大学生文明观教育对于构建深化改革高等院校德育工作、推动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着缺乏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脱节等问题,强化青年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加强建设校园生态文化等渠道可显著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基于此,本文浅谈了大学生生态文明培育与提升路径,希望可以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专门论述,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已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一个新的着力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时,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发挥理论教学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大学生的生态践行能力。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之一。本文在探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重新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全球生态意识和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科研活动等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刻不容缓.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路径主要有:建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课程,并作为大学生的一门选修课程;生态文明观应针对特定群体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把生态文明教育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把生态文明教育生活化;运用现代网络信息平台,大力宣传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生态文明的含义;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从加大宣传力度、完善课程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绿色校园建设及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嵌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把大学生培养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宣传者,事关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在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如提升生态文明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比重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生态素质,使之有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这对于促进社会生态文明进步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深刻而又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以问卷的方式,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现状、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知识的途径及其所希望的生态文明教育方式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够完善,开设的生态文明课程较少,而且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大学生掌握的生态环境学知识较少,部分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态度比较冷漠。建议高校完善生态文明的课程设置,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的心理教育与实践教育,同时应通过自身的生态文明行动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需要.从培养大学生生态思想观念、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修养、增强大学生生态法治意识、引导大学生生态行为习惯等方面充分实现高校思政课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目标,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不断创新高校思政课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资源;从提高教师的生态素质、营造生态校园环境、开展生态实践活动、进行生态素质评价等方面积极拓宽高校思政课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渠道,构建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渠道"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使大学生按照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行动,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宣传作用和践行作用.  相似文献   

9.
开展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是高校服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法治教育存在教学实践缺失、教学内容滞后、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高校生态文明法治教育实践要加强生态法治理念宣传教育,增强生态文明法治教育价值认同;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完善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教学体系;以生态法律规范教育为核心,更新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教学内容;加强生态法学专业师资力量,提升生态文明法治教育办学水平;健全教学实践评价监督机制,保障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美丽中国的视野,阐明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意义;分析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教育的具体路径,主要包括"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生态文明道德观,增强生态文明法治观,整合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构筑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河西学院学报》2017,(5):103-106
正在成长的当今大学生将是未来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为了进一步加强非环境专业本科生环保意识,普通高校开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贯彻生态平衡思想,探讨一些有利于提高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模式,旨在为该门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针对非环境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为目标,通过普及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技能,建立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的价值观,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该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从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教学手段的多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措施,为提高高校环境教育质量、培养大学生的生态素养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开展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载体,是由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所决定的,同时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促进高校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落到实处,需要有政策法规支持,同时需要高校从课程定位、课程大纲和内容设置、实践环节、师资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探索实践,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和急需解决的新课题,文章通过对生态文明及其教育的含义进行阐释,进而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作用及其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实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王倩  黄冬 《科教导刊》2024,(4):115-117
“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在走进高校课堂过程中存在学生认知和重视度不高、授课方式单一、教育形式创新不够等问题。因此,在分析课程培养目标基础上,提出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从提升学生兴趣、教学模式、课程实践等方面,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旨在有效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16.
从一定意义上讲,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塑造未来的生态社会,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新实践的客观要求,是时代的要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也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实现生态文明观"三进",用生态文明观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高校要采取措施,实现生态文明观的"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作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具体路径是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课课程体系应注重课程融合的科学性、强调课程融合的灵活性、强化融合研究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邢台学院学报》2015,(1):188-190
高校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然而,国内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尚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普及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生态观的有效途径,而且生态文明教育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切合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生态文明观教育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基础知识教育、道德观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可从建设课程体系、完善实践环节、营造文化氛围等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