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高等学校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加强高等学校精神明建设的特殊重要意义。本从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对加强入世后高校精神明建设应处理好的五大关系及体制与机制建设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两更好的协调起来,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校园化建设是高校精神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境因素。深入了解校园化的内涵,明确其地位和作用,正确地处理好校园化建设中的几个重要关系,对于增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好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中的质与量,小城镇经济建设与化建设,小城镇建设中的政府领导与群众参与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从档案的发展,档案工作与精神明建设的关系,精神明建设对档案工作的内在要求进行探讨,从而说明档案工作要适应精神明建设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6.
以德治国,一方面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应有一系列必要的制度作保证,另一方面精神明建设制度化能更有效地促进以德治国的贯彻落实。本着重从三个方面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精神明建设制度化的问题:加强精神明建设方面的立法工作;建立有序运转的制度和机制;培养广大人民精神明建设法治化意识。  相似文献   

7.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中逐步确立邓小平理论为精神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精神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明的主要内容;始终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系统工程,精神明建设是现代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加强精神明建设,使之为物质明建设提供积极的精神力量,具有现实意义,加强精神明建设,发挥其社会功能,更重要的在于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9.
章首先从加强精神明建设的角度,论述解决好理想和信念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接着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论证;理想、信念也是一种力量,最后,就如何坚定人们的共产主义理论和信念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的重要阵地,搞好校园化建设是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本论述了健康生动的校园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可以产生的四个方面积极作用.校园化建设要注意处理好的三个关系,并提出进一步加强校园化建设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文明是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社会主体文明和社会客体文明。社会主体文明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和谐社会的要求,只有解决好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与落后经济之间矛盾,才能使其成为推动美丽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社会客体文明主要体现在农民观念更新、各方关系和谐、农村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行为文明等。只有实现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社会主客体文明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成人教育对于农村社区建设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建设、文明乡风营造以及环境保护。为有效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进程,成人教育要采取以下策略:培养新型农民,促进经济发展;传播社区建设理念,推进政治民主;举办文化活动,营造文明乡风;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的政治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四个基本观点: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政府政策作为农村建设的外部条件,需要通过农民这个内因起作用;新农村建设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以合作经济为基础,小农经济和集体经济都承担不了这一重任;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不仅要发展农业,以工业反哺农业,而且要发展工业,并且以工业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点是乡村文明,终点应是城镇文明,即使是人文乡村图景亦难掩盖亿万农民对城市文明的现代诉求。  相似文献   

14.
构建生态型农村小城镇对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意义。但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已暴露了大量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这是在重复着传统城市化模式的老路。要克服这种弊端,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整合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走生态型农村小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生态农村建设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文章从农村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和农民意识等方面,探讨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建设农村现代文明;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伟大战略目标的两个方面,具有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改革,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以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制度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加强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类优秀政治文明成果的中国化,是中国走向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文明新形势下青少年德育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了报告,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在这种新形势下,作为未来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决策者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能否在心灵中播下生态道德的种子,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在这场触及人类心灵的思想变革中,以价值观培养为核心的青少年德育,理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和主战场。虽然在我国青少年德育内容中作为社会公德之一,环境道德教育也在不断加强,但面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只停留在环保知识、环保行为教育的层面,显得隔靴搔痒。如何上升到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的高度,引导广大青少年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养成一种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对河南省四县市“农家乐”业主和非业主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应用归纳分析和比较分析法,探讨“农家乐”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如下:“农家乐”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直接参与“农家乐”业主的影响程度大于没有直接参与旅游的非业主社区居民;“农家乐”对新农村建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方面作用具有不均衡性,表现为对“物质文明”作用最强,其次为“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最弱,直接参与“农家乐”业主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三个方面的影响程度较大,而“政治文明”方面的影响较弱;“农家乐”对新农村建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不同具体方面的作用呈现各自独特的特点。文章的研究成果对“农家乐”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