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口译与笔译不同。既有很强的现场性又要求译员具有相当的心理素质和现场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应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通过营造口译氛围并辅之以正确的评估手段,帮助学生完成向一个合格译员转变的心理准备过程。结合亲身教学和口译实践的经历,对口译教学和口译人员的培训提出一些设想,目的是抛砖引玉,以期与有志之士共同探讨我国优秀口译人才培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口译记忆是影响口译质量和效果的一项重要认知资源.在充分了解口译记忆机制和类型的前提下,采用信息化组块和大脑重复的临场策略以及跟读复述的练习模式,有助于译员提升短时记忆效率,最终提高译员口译活动现场的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3.
吴佳静 《考试周刊》2008,(47):60-60
口译的现场性非常强,现场的紧张气氛和发言人长时间的表述会给口译人员的大脑记忆带来困难,译员单凭大脑的记忆往往会引起信息的遗漏和逻辑关系的紊乱,不能顺利地完成口译任务。笔记是交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可以弥补记忆力不足的缺陷,起提示作用。本文根据口译的特点和口译职业的独特要求,探讨了笔记特点、技巧、原则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4.
会议口译作为一种高强度、高难度的跨文化、跨语言脑力活动,其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口译员的译前准备程度。为了减轻口译现场的压力和负荷,提高口译质量,译员必须进行译前准备。本文从会议内容和译员自身两方面阐述了会议口译准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忠实”作为口译标准进行了研究,通过探讨理想口译的内涵,指出译员在口译中既要充当语言媒介或桥梁,又必须扮演好口译者本身的角色;这就要求译员有时必须完全“忠实”地口译,有时则不完全“忠实”地口译,有时甚至完全不“忠实”地口译;“忠实”对于口译只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2015年5月举行的全国口译大赛西北大区比赛现场录制语料,选取两篇科技口译文本,通过研究文本完成比率和翻译表达准确性两方面,针对学生译员在口译科技文本时所遇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技巧,并结合参加比赛时的切身体会,给参与科技口译活动的学生译员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口译与笔译不同,译员通常需要马上进入双语语码切换状态,进行现时现场的口译操作。由于英汉语言和文化存在巨大差异,口译策略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讨论口译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8.
遗忘是口译方法论中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也是无笔记口译时令译员感到头痛的问题。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寻求一种辅助性手段———口译笔记,来帮助译者保持通过识记得来的信息。口译笔记不同于速记,也不同于课堂笔记,它具有个性化,提示性强,现场性等特点。先理解,后下笔;符号、缩写的恰当应用;图式的巧妙应用;特殊词的处理等口译笔记中的技巧能够有效地减轻译员的精神压力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口译是一种不可预测的即席双语交际活动,在纷繁复杂的口译场景中,经常会出现可能与"口译原则"相冲突的情况发生。而这种突发情况,往往会给身处口译现场的译员,特别是临场经验相对不足的新人带来一定的挑战与困难。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笔者在实践中遇到的几个案例,指出在联络口译中,译员可以通过灵活机动处理原则,在译员职业规范的框架范围内,针对不同的情形采用因时因地制宜的处理方法,协调沟通双方的关系、化解沟通中存在的矛盾,从而达到预期沟通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口译在本质上是交际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行为。基于释意理论,可以从交际的角度审视口译译员的主体性:在口译这一特殊的交际活动中,译员不仅仅是信息传达者,而且是促进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积极的参与者和协调者。口译交际中译员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语言知识的再处理;文化语境的协调;现场气氛的调和。  相似文献   

11.
浅议大学本科口译教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本科口译教学作为口译教学的基础,对教材的选择与使用有其特殊的目标与要求。大学本科口译教学可以概括为以了解口译的形式、性质、基本概念和认识过程为基础,以培养双语思维能力为过程,以学习口译基本技巧和方法、建立一定的双语反应能力和基本口译能力为目标。与之相应的,本科口译教材可以以关于口译的基本认识、能力培养与技巧训练以及必要的教学指导为主要内容。虽然教材本身并不是做好口译培养的关键,但是好的口译教材对口译教学必然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2.
对刑法解释的反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刑法解释赋予刑法条文以生命。刑法学界对刑法解释的理解存在着诸多争议,争议的焦点集中表现在刑法解释的主体、对象和视角等方面。在建设法治国的背景下,遵循刑法的基本理念,刑法解释是指解释者在刑法条文文句所能涵盖意义的限度内,阐明刑法条文的语言意义和内在真意。刑法解释也是对刑法立法合理性的检验,由此引导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宪法和法律没有赋予司法解释普遍约束力。使司法解释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推动力量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释主体在诉讼活动中的最高权威;二是应用司法解释能够提高司法效率。司法解释是最高司法机关在其权力范围之外对法律的解释,它不是有权解释,或者说,它仅仅是最高司法机关对法律的认识。司法解释和法官解释在本质上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4.
穆时英的形象阐释经历了一个变迁的过程,从普罗文学白眉到新感觉派圣手,从软性电影论者到被刺杀的汉奸作家,从尴尬的"抗日英烈"到都市文学的奠基者,从现代文学作家到隐没的电影理论家。这既与阐释主体阐释动机的不同密切相关,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语境转型的表征。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通感的生成得到了语义学和语法学众多研究成果的支持.广义修辞学理论显示:语义及语法层面的通感研究仍有可深化的空间,似可在对通感技巧解释的基础上,补之以修辞诗学和修辞哲学阐释,从功能上拓展通感的阐释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6.
以目前国内口译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参照,以贵州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为例,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等四个方面,重点探讨口译教学的优化策略,以期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本科口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刑法的立法和司法活动都离不开刑法的解释。目前,刑法解释主体的多样化带来了诸多矛盾:刑法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存在失谐,司法解释内部存在冲突。本文在考察我国刑法解释权的现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刑法解释权进行尝试性的重构,以期促进刑法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协调,实现刑法解释权的合理配置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隐喻及意义的成功解读,需要受喻者与施喻者的视阈融合.从施喻者的隐喻构建到受喻者的隐喻解读,存在一个视角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受到语境、人生经验、背景知识、文化差异、理解力和感悟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正确解读、错误解读、零解读、多种解读和故意曲解五种解读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刑法的适用过程其实就是刑法的解释过程。刑法有各种解释方法,在处理个案时究竟该如何选择适用才能合乎法理达成正义,这就涉及到刑法解释的规则问题。学界在解释目标的确立上历来存在主观解释论、客观解释论和综合解释论的争论。事实上,罪刑法定主义的价值旨趣和存在使命正是刑法解释生成和规则设计的基点。刑法的适用解释应当以文义解释为原则,同时辅之以论理解释,按照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并最终诉诸于合宪性解释的方法与顺序依次展开。  相似文献   

20.
再谈口译教学及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课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翻译课程。随着我国入世和北京中奥成功,社会用人单位对翻译尤其是口译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我国口译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我国口译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口译教学的技巧和技能训练,提出了口译教学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