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在对学习方式进行简要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书包的涵义、功能特性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试图结合电子书包的移动性、交互性、泛在性等功能特性初步探索电子书包给学习方式带来的影响.并尝试构建出基于电子书包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个性化学习以及泛在学习三种学习模式。以充发挥学习的自主性,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和无所不在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泛在学习的概念、内涵、特点及学习系统的组成进行阐述,提出并阐述泛在学习理论支撑下的泛在视野下的基于问题学习导向的终身学习模式、泛在视野下的基于协作式的终身学习模式、泛在视野下的探究式终身学习模式、随即进入式的终身学习模式等4种终身学习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户外地理教学可有效协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支持中学师生有效开展户外地理教学活动,结合智能终端、移动地图及基于位置的定位服务,设计并实现一套户外地理教学系统,结合基于问题的教学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解决老师创设的问题。试验表明:与户外传统教学相比本方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协助教师从技术和教学方面创建更有教育意义的户外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4.
泛在学习、微型学习是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新型学习模式。本文分析了进行此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提出了泛在学习环境下微型学习资源的设计方法,开创了泛在学习环境下基于微型学习资源利用的新型学习模式:线下+网络+课堂混合学习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实践和成效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泛在学习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在学习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给任何学习者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的学习活动,是泛在计算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后所产生的新的教与学模式,当前泛在学习方式正在逐渐成为可能,怎样使泛在学习方式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得以应用,创造让学习者随时随地、利用任何终端进行学习的教育环境,从而实现更有效的教育。本文针对泛在学习的特征、方式及其在未来远程开放教育中的作用等进行了阐述,对泛在学习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泛在学习是指任何人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学习,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获取任何所需学习内容,并以任何方式开展学习。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的推动下,学习型社会建设在世界各国普遍开展,泛在学习发展迅速,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形式。根据上海建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学习型城市的要求,上海开放大学正在全力打造一所"新型大学",即既是开放远程教育大学实体,又是全体市民终身学习的服务平台。目前,学校正积极扩大教育服务群体、促进资源开放共享、优化学习网络环境、强化教育质量保证、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和推进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为促进上海市民泛在学习作出不懈努力。随着经济社会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泛在学习日益呈现需求多样化、方式个性化、时间碎片化以及场所无形化等特点。为此,上海开放大学将努力促进工作场所学习和生活场所学习,实现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的良好结合,把大学办在社会之中,包括:努力汇聚高校、企业和政府等各方面的优质学习资源,让全体市民共享;开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学习行为分析研究,促进学习模式的创新;继续发挥远程与开放学习姊妹大学网络的作用;促进教育技术新成果和优质资源共享;增进在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数字化学习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远程开放教育依附现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演变、进化,伴随网络和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开放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模式、过程呈现出高度的自主性,学习方式也呈现出移动化、泛在化的特点。针对电大系统开放教育这一成人学习形式,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基于课堂情景的学习、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以及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等三方面具体讨论其学习方式的泛在性,并对其泛在性程度进行系统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泛在学习的基本概念出发,提出基于智能手机的泛在学习理念。从技术支持、智能手机自身的外在特性支持、泛在学习辅助性支持、社会环境支持等4个角度,分析基于智能手机的泛在学习的支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基于手机短信的泛在学习、基于手机QQ的泛在学习、基于微信的泛在学习、基于微博的泛在学习、基于无需连接网络的软件平台的泛在学习、基于手机教育游戏的泛在学习、基于数字化校园手机一卡通的泛在学习的几个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传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为英语教育泛在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基于泛在学习背景下,利用英语微课开展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研究,从学习思维、观念、课程、课堂应用几个方面来探究微媒体支撑下的大学英语课改实践。分析当前微课学习模式的研究现状,设计微课教学模式,对学习共同体、学习活动、学习资源及工具,以及学习过程进行细化,通过实验来验证泛在学习背景下大学英语微课学习模式的应用实效,并对该学习方法进行优化,以期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率,增强学生英语应用技能。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医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实践出发,结合自主学习、泛在学习等学习模式的特点,构建医学英语听力泛在学习模式,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与量规评价等方法进行行动研究,并对医学英语听力泛在学习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1.
泛在学习对学习资源库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阐述了泛在学习的定义和特点,在综合分析当前国内高等教育学习资源库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学习资源信息模型设计、学习资源生态系统构建、学习情景感知和个性化学习资源服务这四个方面论述了一个满足泛在学习模式的高等教育学习资源库的构建,并通过应用场景举例演示了该学习资源库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正面临着新一轮改革发展。面对在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工学矛盾、学习时间、学习途径、学习目标、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成人学习者,泛在学习作为新型的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即时性、高效性、完整性、个性化、智能化等特点,顺应了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需要,适用于解决一直困扰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深入阐述了现代远程教育运用泛在学习的必然性及泛在学习领域的研究要素,详细解析了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引导的面网结合泛在学习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有助于解决学习者工学矛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探讨泛在学习的理论研究基础,分析现有的数字化、移动学习模式的局限性及移动泛在学习模式的优势,给出了移动泛在学习模式的结构图,并从技术环境、技术方案、平台总体设计等方面给出了基于移动的泛在学习平台的设计思路,同时详细描述了平台总体设计所包含总体架构、功能模块、平台接口等三个内容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以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CMMB和3TNet为基础建设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实现无线、有线、卫星网络的互联及全国无缝覆盖,网络具有交互、定制、迁移、漫游、互通、扩展等功能,为学习者创设了良好的泛在学习环境。文章提出一种基于NGB、物联网及传感网络等构建的泛在学习平台,分析了NGB学习平台具有的可获取性、即时性、交互性、场景性、适应性、普及性等泛在学习特征,着重探讨了以NGB学习平台开展泛在学习的无缝学习模式、感知学习模式、个性化学习模式和协作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5.
泛在学习环境是一个共建、共生的教育生态系统,学习资源是其实现"无处不在"学习的前提保障。本研究从泛在学习中学习资源存在的现状及发展需求出发,从教育生态学角度剖析泛在学习资源的生态建设与应用发展,最终提出教育生态学启示下泛在学习内容的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6.
张虹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1):197-199
通过对Web2.0环境下的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混合学习模式的比较研究,重点分析了各自的理论、特点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这3种学习模式的融合模型,并总结了信息化学习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泛在学习:理论、模式与资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是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泛在学习中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追溯了泛在学习研究的理论问题,探讨了泛在学习的基本模式,提出了泛在学习环境下的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泛在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云计算因其网络普适性与启发性为教育带来新的理念和模式,既影响以学校教育为代表的正规教育,也延伸到以各种泛在学习为特征的终身教育“。云学习”是依靠云计算技术支撑发展而来的一种数字化学习方式,它构建了4G时代青少年数字化学习的一种重要范式。青少年云学习特征主要表现为网络移动学习、云端结合学习、共享协作学习、个性专属学习和翻转教与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途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可融合于课堂,服务于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的微视频单元,并借助相关网络学习平台等技术工具作为支持学生进行无缝学习的载体,实现学校与家庭无障碍联通、教师与学生共建共享学习资源、线上与线下学习有机结合,让学生打破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限制,通过智能设备终端实现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能化学习环境。作者通过相关教学实践和调查问卷的反馈,建构出基于微视频的小学各学科无缝学习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厂泛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结构,也引起了教学观念的一系列转变,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教育研究学者们广泛地开展了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各方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模式,如: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小组协作模式等,同时也对传统的教师传授模式大加批判。诚然,传统教学模式有其不忽视的弊端,对培养有创造性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个性化人才有其不足之处。但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