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湖北省省编教材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6课。笔者想借此教学设计探讨信息技术教学中“软件操作”类的教学方法。为了便于教师交流探讨,在教学设计中笔者采用两种方案(A案和B案)。A案紧扣教材要求,以任务驱动模式开展教学,强调W o r d菜单、工具栏的操作和熟练掌握,让学生圆满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B案在不偏离其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基础上更为强调学生在操作中如何使用技术,以及在使用技术的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由内而发产生的自觉学习和主动思维。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将一篇文章在Word中进行属性编…  相似文献   

2.
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很多教师认为就是让学生会操作和使用计算机完成一些任务,因而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挖掘其中包含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思想。在2006年举行的杭嘉湖台四地市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教材中安排的“信息无处不在”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很迷惑,对教材中安排这样的理论性质的课不能理解。同样的例子,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所在地区已将信息技术课列入中学会考科目,所以如何让中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就成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在担任"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一、"任务驱动"的内涵"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就是将教学内容融入任务教学之中,强调"做中学"。它具有可操作性强、深入浅出、易学易用等优点。一般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从行为活动的角度设计和提出隐含知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指导,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和探究中,高效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术操作,促进他们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设计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从高中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和操作能力出发,设计符合他们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教学内容,使信息技术教学实现优质教学。  相似文献   

5.
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操作和运用是初中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重心。任务驱动法就是建立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任务驱动类型实施教学,通过目标明确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8):118-119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这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有趣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循序渐进地探究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由传统的教与学关系转变为引导者与实践者,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文章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任务驱动法作相关探讨,旨在创新教学设计,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7.
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广为应用。此种教法的制胜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任务的设计如何与课堂教学所取得的成效关联最大。因此,教师必须优化任务设计,以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笔者立足学生信息能力的发展,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实例,深入分析优化任务设计的途径,以"完美任务",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8.
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及其优势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使他们通过主动探究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在教学环节,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操作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促进他们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高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性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先讲解教学内容中的理论知识,然后介绍如何运用这些基础知识,或是先讲授和示范操作,然后学生记忆和模仿练习。这些教学方式难以达到信息化教育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目的,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采用理论研究法和实践研究法,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构建了一个基于“任务”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对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培养信息时代人才的创新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岑成康 《广西教育》2014,(1):127-128
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颇受学生的喜爱。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几乎从来不阅读信息技术教材,而是埋头于电脑前,将信息技术课本抛至一旁。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重新捧起课本,将信息技术教材与课堂教学实际联系起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材的导向作用,为学生上机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指出:“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研究中不断探索“主题教学”,即不拘泥于教材中的范例和内容,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需求出发,结合教师自身所感、所悟、所长,自行选择和设计一个主题来承载教学内容,力求通过一个既有新意又有意义的主题来贯穿一节课乃至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与接纳,又能给予学生鲜明而深刻的印象,既用活了教材,又展现了教师的个人风格。恰当的主题内容对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熏陶与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教学是教师所追寻的,是需要不断探索与努力的方向。对此,笔者认为教师需要注重以实际为出发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做好教学准备;注重活动设计,诱导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提高能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梯度性任务,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实现有效教学。一、以实际为起点,精选教学素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若要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素材,包括教科书以及动画、图像、视频等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化的社会,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和利用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教师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各种信息技术教材编写时着力贯彻这一教学方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笔者就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程谈以下几点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姚黎花 《云南教育》2003,(10):14-15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是相辅相承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其宗旨是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一、信息技术教育促使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传统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主要是声音(教师语言…  相似文献   

15.
浅谈高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高职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其中关键是“任务”的设计,要仔细研究教材中的知识点,为学生设计出一系列典型的可操作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中信息技术教程中包括很多抽象的知识,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学习。在趣味性的学习环节,学生能发挥他们的探索热情,主动阅读信息技术教材,通过直观情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软件的使用,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技能,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高中新课程改革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新的课题。教材不再是课堂教学唯一的目标和内容,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教师专业化面临的挑战之一。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实施中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处理好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二次开发,改变教学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需求,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值得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探索。  相似文献   

18.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帮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计算机思维,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素养,这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积极转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观念,将计算机思维的培养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目标。对此,本文从计算机思维的相关概念出发,对计算机思维的培养价值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现阶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如何提升信息技术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是一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思维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辩证地思考教学思路,有效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实效和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多媒体的运用与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创造性能力的工具。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要依据其特点,并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创造性思维;为学生设计不同操作形式的教学课件,引导探究,培养创造性思维;对学生进行及时反馈评价,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