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他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这是大人为了应付孩子们没完没了讲故事的要求想出来的一个没完没了的故事。但这个没完没了的故事只要重复上三遍,便会遭到孩子们的坚决抵制。哪怕是刚刚呀呀学语的孩子,也会捂起耳朵叫:“不要,不要!”可见,翻来复去的老套套,谁也不要听。俄国著名的寓言家克雷洛夫的一则寓言,说一个叫杰米扬的男人,烧得一手好鱼汤,每逢客人到来,总以拿手的鱼汤待客,喝了第一碗,客人无不赞扬鱼汤的鲜美。于是,得意忘形的杰米扬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客喝汤,直到客人们闻到鱼汤味便要作呕还不罢休。尝过杰米扬鱼汤的客人,从此再也不敢领教。可  相似文献   

2.
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叙述.每个人小时候都听过长辈讲故事,尽管那些故事是编的,不是真实的存在,但毕竟本能地知道向别人叙说故事的要领:时间(从前……)、地点(有座山,山里有个庙)、人物(庙里有个和尚)、事情(讲故事)……新闻不就是向公众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吗?怎么这样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呢?正因为大家觉着简单,所以不重视,不重视自然便做不好.其实,用十分有限的文字,简洁地而清晰地讲述一件事实,是要花费一些功夫认真对待的,何况还有专业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选择标准、叙述的客观,以及一些职业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座大山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 这天,来了一个达官贵人,为小庙捐了很多财物。他在庙里住了一段时间,得到了老和尚与小徒弟的热情接待。他告辞后不久,又来了一个书生。  相似文献   

4.
“从前有一坐山——”当我这么说的时候,四岁的小侄子睁大了眼眸,目光明澈得像三月里的溪水,让人一眼就看清楚他的期待。“——山上有座庙……”我继续讲道,接着,卖关子似的稍做了些停顿。“后来呢——”他急切地问道,眼睛像是溪水里泛起了些波光。  相似文献   

5.
所谓叙述视角,即叙述事物出发点,或曰叙述事物的角度和方法。根据法国结构主义叙述学的解释,叙述视角指的是叙事作品从什么角度叙述故事,以及叙述角度如何随着人物的视角而发生变化。确定叙述视角的关键在于找到担当故事叙述者的最佳人选——谁最适合将这个故事告诉给别人,谁就来担当故事叙述者的角色。一、一般电视新闻采用的叙述视角电视新闻属于叙事作品,也存在一个从什么角度叙述“故事”,谁最适合充当“故事”叙述者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电视新闻(包括电视专题片)的叙述视角有如下几种:(一)主体视角即由记者在摄像机前面用…  相似文献   

6.
墨水“話”     
有一个小孩子学人家的話,照着人家的公式往下套,闹出了一場子笑話。故事是这样:这个孩子的父親对孩子的母親說,有一天,他去訪一个朋友,不巧,朋友不在家。只有一个比自己的孩子还小的一个小孩子在家里。“你爸爸哪里去了?”“到庙里跟老和尚下棋去了。”“你妈媽也不在家嗎?”“我媽媽到东鄰三嬸家  相似文献   

7.
一 叙述主体又称为叙述者,是指叙事作品“陈述行为的主体”。叙述者讲述故事会用不同的方式,这些不同的方式在叙述学上被称为叙述声音,它是记者出现在通讯叙事文本中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叙述     
一、叙述的作用 叙述,在小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在小说播讲中,充分体现了“讲”的意义。 我们首先对叙述在小说中的作用加以明确。 第一,交待环境、介绍人物。 在小说中,作者为了使读者能对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一般要通过叙述来交待,使读者先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增加读者对故事真实性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正面人物报道或者典型人物报道其叙述特点是建立在叙述者已经把握了故事的道德判断的基础上,叙述者采取全知视角等叙述姿态,往往会干预受众在接受传播时的道德判断指向.英国学者马克·柯里曾说,“作者从来就不应该说教.即使是在有明显道德或哲理目的的故事中,也永远不应露骨地说教.”.①的确,正面典型人物报道往往由于这种道德价值的预设,以说教的姿态进行叙事,使得此类报道文本的真实感和可信性下降,甚至引起受众的反感.  相似文献   

10.
故事是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在叙述者干预和叙述视角的选择上,电视节目中的故事体现出了传递人生经验和传播价值观念的伦理倾向。从悬念的设置和"奇观化"的叙事来看,电视节目中的故事又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存在。  相似文献   

11.
评奖中发现,一些台在新闻消息写作中不重视导语。有的消息无导语,—上来就像老奶奶讲故事一样:“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从头道来,让听众听不出来要领;有的消息播之前,由主持人或播音员加个引语,这个引语类似导语,但严格讲,它的写法既不符合导语要求,也不能完全起到导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章丘市城区西北有座一百多米高的女郎山,山上建有一个广播电视转播站。转播站站长叫闫发孟,孟站长领导下的工作人员就是他的儿子、儿媳、女儿和老伴。说起闫发孟,人们常称他是女郎山上一棵栉风沐雨的劲草。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图像叙事的存在和意义叙事是对事件一切序列的再现。叙述者借助一定的媒介,根据某个线索或主题,通过对人物、事件、时间、环境以及因果关系的叙述,将事情讲述出来,形成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故事。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等文艺形式,都是通过叙事手段,将作者心中的虚构事实变成文艺类作品。在这类作品中,作者的叙述可以在文本、表意、象征等多个层次上展开,产生出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结构严谨、具有重大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给人们带来了震撼心灵、高于世俗的情感和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14.
云南玉溪东面有一座山,山上矗立一座古塔,通体洁白,矗立在青山白云间,人们叫它白塔,这座山也随之叫白塔山。上个世纪50年代,在一片红色海洋的召唤下,人们涌上白塔山顶,将白塔全部涂成红色,白塔一夜之间红得耀眼,白塔改叫红塔,山也改叫红塔山。也就在那时,一座小型的烟叶复烤厂在这里诞生了。  相似文献   

15.
据法国《读书》杂志的推荐,1994年法国有6部小说佳作。这些小说的主题内容各有千秋,反映了法国小说的潮流。 由25岁的女作家安娜·格罗皮隆撰写的《九霄云外》讲述的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这是一本自述式的小说,叙述者是个女亡魂,无血无肉,但具精神上的一切功能。  相似文献   

16.
牛慧清 《青年记者》2010,(10):67-68
在叙述学上,叙述故事的人往往被称为叙述者,叙述者无疑对电视的传播效果产生着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大众传播时代的叙事主体是群体化的,策划、采编、撰稿、制作等过程无疑是群体化的过程,在其运作的过程中叙述主体的个性化功能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他们受制于传习下来的叙事规范。在一个节目中,存在着不同的叙述者,在讲坛类的节目中,栏目组、编导作为幕后的隐性叙事者,其个人的思想、知识水准以及阅历、性格等会对节目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小说派是上世纪50年代中叶在法国崛起的一个新的小说创作流派,这一流派内的几位代表作家都创作过一改传统线性叙述故事发展的模式、形式独特、结构新颖、给人印象多义化的广播剧,这种取得超出国界成就的广播剧新形式,对我们的广播剧创作有现实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山的那一边》是英国战略思想家李德·哈特的一本传世之作。在二战刚结束不久,作者就独辟蹊径,让“山的那一边”的德军将领来叙述与检视二战中的得失成败。也正是因为这样,《山的那一边》有其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王平镇的东南部,在九龙山的后山,现存有一座明代寺庙——温水峪庙遗址。该庙的建造时间可追溯到明代,庙内有留存至今的明代大铁钟,成为记载该寺历史的唯一证据。温水峪庙坐西朝东,上层面积为375平方米,正殿仅剩遗址,面阔15.3米,进深4米。双层墙,墙厚0.45  相似文献   

20.
叙述人,也叫叙事人,是指一个叙事文本中为听述者讲故事的人.叙述人是由创作者演变而来的,替创作者发言,是联系创作者和人物形象的中介,也是沟通故事和观众的桥梁.在口耳相传的时代里,勾栏瓦肆里的说书艺术,叙述人非常明确,容易辨识,因为说书人就是叙述人,就在观众眼前.电视剧不是面对面传播的,而是藉着电子媒介传播的,创作者不能直接对观众讲故事,因此就需要在文本中建构一个代言人,让叙述人代表创作者来讲故事,这就是叙述人.有的叙述人现身,有的不现身,但却是每种叙事都必不可少的,正如设有说话者的言语是荒谬的一样,法国叙事学理论家热奈特说:“无叙述者的叙事,无陈述行为的陈述纯属幻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