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康新知     
《中国新闻周刊》2014,(34):95-95
经颅磁刺激可改善记忆力 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新研究报告称,采用一种叫做经颅磁刺激的方法,通过磁脉冲非侵袭性地传送电流,刺激大脑中的一个特殊区域可以改善记忆。该研究发表在8月29日的《科学》杂志上。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治疗中风、早期阿尔茨海默症、外伤性脑损伤等引起的记忆力损害,并解决发生于健康老化过程中的记忆问题。  相似文献   

2.
电视剧《三国演义》的音乐分析何晓兵音乐是电视剧中重要的结构要素,所承担的艺术功能大致有三:①通过乐音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刺激,调适受众对画面信息接收与记忆的心理状态。②通过乐音刺激引起的联想与想象,帮助受众扩大对画面蕴含的现实或心理空间的感受。③通过乐意...  相似文献   

3.
随着搜索引擎的日常化,“谷歌效应”日益凸显,人们自身记忆能力被削弱。而文章标记对阅读理解和记忆存在明显促进作用。本文使用文章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一个2×2的实验来考察在“谷歌效应”下,文章标记如何影响人们的记忆效果。结果发现,文章标记可以明显提高网络环境下的记忆效果,这一发现拓展了文章标记效应的研究场景,为数字化阅读提供了实际的记忆保持策略。尽管文章标记未完全抵消“谷歌效应”,但为减轻搜索引擎依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究宏观标记与微观标记的可能差异。在方法上,也可以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神经科学技术,考察文章标记是如何影响大脑的记忆编码与提取过程的,解析其抵消“谷歌效应”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4.
陈琴 《档案与建设》2020,(2):14-17,8
文章以南京大屠杀事件为主要分析对象,主要探讨的是集体语境下的创伤记忆。首先,对创伤记忆国际认同的意义以及国际认同面临的困境加以探讨;其次,指出档案资源在创伤记忆中的建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详尽阐释创伤记忆的延续传承直至国际认同离不开档案资源的建构;最后,从档案的视角探讨促进创伤记忆国际认同的实现路径,将创伤记忆的研究引申至档案学领域,以期在丰富档案学理论的同时让集体创伤记忆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集体记忆是群体共同经历、传承和构建的回忆总和,也是国家、民族构建身份认同的关键。数字时代的集体记忆逐步摆脱空间区域的束缚,呈现以流动为核心的特征,“全球数字记忆”的概念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协同作用下应运而生。本文旨在厘清“集体记忆”理论在全球化进程与数字技术进步背景下面临的新问题、新场景,阐述“全球数字记忆”“全球数字记忆场域”的历史缘起及时代内涵,同时归纳其去时空、跨媒介、可视化的特点,旨在审视数字时代集体记忆实践的嬗变与发展,拓展记忆研究的方向,为数字时代的档案记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记忆是事物或知识通过感觉器观直接感知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印象。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知识的反映,是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对书本文字语言的阅读,课堂中听老师讲授等过程刺激于大脑的形象思维结果。 理解是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本质及联系思维活动过程,是记忆和思维活动的继续和深入,是把记忆中感受接收所贮存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分析整理的过程,使获得的知识系统化、深刻化、本质化。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21,(7):55-63
在传播学视野下展开的集体记忆研究,早期采用"叙事-话语"的建构主义分析路径,后来又出现了"媒介-技术"的技术分析路径。两种路径存在将集体记忆这一社会事实片面化的状况,未能解释集体记忆与社会层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实际联系和这种联系的发生机制。近年来,在"实践转向"下出现了一条"记忆实践"的研究取径,集体记忆的实践分析在最低限度上就是对人的各种记忆活动作一主客统一的分析。传播学视域下的记忆实践研究可以媒介实践为中心出发点,将互为表里的媒介实践、媒介化和媒介学作为理论基础,为集体记忆研究提供由行动者、制度、社会、文化和历史等维度展开的可能路径。这一基于"关系"的研究路径,或可达成对集体记忆各主客观要素的弥合性理解,并在不同的学科层面上进行有关集体记忆的理论对话。  相似文献   

8.
在传播学界中,集体记忆研究理论越发成熟,对我国媒体与传播学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平台技术取得突破性成果,为媒体传播提供了快捷渠道,逐渐取代传统记忆媒介地位,促成了新的集体记忆建构机制。当前集体记忆研究的传播学取向到底如何成为全球范围的讨论热点,本文基于集体记忆与传播学理论文献,对集体记忆的研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集体记忆传播学取向发展方向,旨在推动集体记忆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张艳 《大观周刊》2012,(26):99-101
记忆错觉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有关记忆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记忆错觉就是人们对于过去的事件的报告和回顾严重偏离事实的一种现象,它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本文将就记忆错觉的概念、记忆错觉研究的背景,有关的主要理论研究做出阐述,其中,将重点阐述记忆错研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理论研究--记忆源检测理论,并就记忆错觉相关研究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启示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健康新知     
《中国新闻周刊》2011,(20):83-83
好消息:有望“删除”痛苦记忆美国《神经科学杂志》刊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项新研究称,最新实验已经成功抹去海蜗牛的长肘记忆。实验的关键,是发现了与长时记忆密切相关的一种名为PKM的蛋白质。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新研究是记忆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人类删除大脑中的痛苦记忆将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语言概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赵均 《现代传播》2005,(2):96-98
网络语言是一种用于网上交流的社会方言,主要由年轻人群创造和使用,具有简单直观、生动风趣的特点。大致有汉语改造、谐音变化、自由缩略、合音变化、故意使用错别字和联想造词等几部分来源。与传统语言的最大不同是体态语得到符号化的展现。网络语言词汇流变主要是造词的扩张和集中、用词的沉淀和流动。网络语言必将对传统语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科研合作角度出发,学科知识流动是指科研学者在共同的科研过程中,将相同或不同的学科知识融合、最终产生新知识的过程。基于这一理论,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设定恰当的计量指标,以药物化学学科为例,以独著论文中的学科知识流动表现为基础,对比分析科研合作视角下的学科知识在学科内与学科外的流动表现及其变化。最后对中国、美国、日本3个国家在此领域中表现出来的学科知识流动差异进行分析,展示各个国家药物化学领域的学科知识流向及其研究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综合行为学中个体行为产生机理的理论成果,结合社交网站及其用户的特点,分析社交网站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形成机理和过程,并归纳总结用户知识贡献机理模型.在贡献的行为形成机理分析过程中对内在需求和动机、外在刺激以及行为意向和贡献行为发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知     
刺激大脑减少听觉幻想一些科学家说,通过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的大脑进行待续不断的RTMS刺激能够减少病人在发病时产生的听觉幻想。  相似文献   

15.
于萱 《档案》2023,(1):23-29+35
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档案界围绕档案记忆这一主题产生了大量理论成果,本文通过绘制知识图谱的方式来呈现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基于对档案记忆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学术进展情况的可视化分析,发现我国档案学者在档案记忆研究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档案记忆研究将向多学科融合、密切结合社会记忆建构实践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郑孟兰 《东南传播》2021,(9):103-107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变革,刺激了社会信息权力的流动,带来了传播关系的变化与新机制的形成.资本、媒介与用户成为新媒介赋权下权力竞争的重要主体.社会信息的权力格局正在重塑,并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博弈生态.基于经济学、社会学等交叉理论与行业实践,探究新媒介赋权下权力格局的演变过程和发展方向,分析资本、媒介与用户三主体间赋权博弈的内在机理与权力生态,可以为新媒介赋权研究与实践提供多元化视角.  相似文献   

17.
联想·写作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这首七步诗,使曹丕杀曹植的心受到震动,潸然泪下而免杀曹植。看诗的特色,便知道曹植是善于联想的人。他用相似联想吟诗,把豆与豆箕的处境与他兄弟两人联当时状的况联想起来作诗,而且也使曹丕产生了联想。联想是人类极普遍的心理现象。巴甫洛夫用实验证明,联想是由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地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系。人的头脑象一架摄影机,把外界事物印烙在记亿之中,在适当的条件下,记忆的事物再现。这种再现的事物与客观事物会发生联系,这种联系是暂时的,但可以保持在  相似文献   

18.
段静 《今传媒》2011,19(1):89-91,95
本文围绕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从弗洛伊德与荣格不同的释梦说、荣格个体潜意识的情结说和阿尼玛原型三个方面对费里尼电影中的梦境、马戏团与小丑以及女性形象的分析,揭示荣格分析心理学与费里尼电影深藏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王娟丽 《图书馆》2017,(5):40-46
在互联网络蓬勃发展的时代,网络平台成为数据互联的中介,社会发展进程和数字化发展加速矛盾使得公共危机管理更加复杂。文章首先分析了互联网状态下的公共危机管理,监管方式,治理差别以及公共危机起源和种类,进而在互联网状态下针对148起公共危机事件的数据给出研究假定和研究方案,采用回归和主成分解析方案完成实例解析,并提出治理建议。实证分析获取了公共危机的主要因素和隐含因子,为公共危机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社会记忆的基本要素结构,重点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三种切入式传统(主体-中介-客体)进行了剖解和阐释,揭示出档案记忆研究是以中介切入的方式来思考和探视社会记忆.这是档案记忆研究在社会记忆理论研究框架中的立足点,是将档案记忆放入社会记忆系统加以考察,既与社会记忆理论研究接轨,又能独立展开的学术坐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