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被誉为"中兴之臣"的李鸿章于同治四年至五年(1865—1866)担任两江总督两年。《清宫扬州御档》第十七册收录了李鸿章在任期间及其前后,与李并与扬州相关的三件御档,分别是:同治二年(1863)《奏为兵饷支绌请旨敕下江苏巡抚李鸿章勿在扬州高邮等处招募勇夫事》(附件)、同治五年(1866)《晓谕奖励李鸿章等人事》、同治七年(1868)《奏为赴扬州与李鸿章晤商并察看丹徒等地荒田等事》。这  相似文献   

2.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扬州北湖公道桥人,籍仪征。阮元是清代扬州学派的中坚人物,对我国的学术、文化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先后任浙江、河南、江西三省巡抚,湖广、两广、云贵三地总督,履迹所至,以振兴文教为务,时人有“斯文与斯人俱在”之美誉。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阮元26岁参加会试,为二甲第三名,赐进士出身,钦点为乾林院遮吉士,  相似文献   

3.
正伴随着2014年新年的脚步声,蕴含众人心血的《清宫扬州御档》正式出版发行已进入了第四个年头。被列入国家清史工程的《清宫扬州御档》全套18册,计12967页,其内容涵盖清朝自顺治到宣统10任皇帝,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诸多方面。作为国家清史工程《档案丛刊》之一,《清宫扬州御档》具有较强的真实性、资料性、可读性等显著特点,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4.
赵洛 《出版史料》2010,(4):69-73
一、稿件寓作者魂灵 记得小时候就听父亲讲安徽同乡的作家包世臣。父亲在皖南教书,听到过不少徽州人谈起乡贤包世臣。嘉庆七年(1802年),包世臣到扬州,看到阮元刻汪中的《述学》,阮元为它题词:“心贯九流,口敝万卷。”更增加包世臣对汪中的敬佩。此时贫困中自学成才的汪中已故去八年,  相似文献   

5.
刘巍 《出版史料》2011,(2):108-111
1993年,中华书局点校排印出版了清代著名学人阮元的《经室集》。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扬州仪征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名臣。  相似文献   

6.
正近来,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社会上掀起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研究的热潮。片中,千百年来扬州人对饮食的精致追求成为惊鸿一瞥。中国四大菜系中,淮扬菜自古以来就以其风格雅丽、南北咸宜的特点占据着极高的地位,而扬州能够成为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与扬州在明清时期的商业繁荣以及康熙、乾隆皇帝数次南巡驻跸扬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清宫扬州御档》收录的乾隆下江南至扬州期间的三件饮食档案,分别出自乾隆第四、五、六次  相似文献   

7.
正1644—1645年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时期。其间风云突变、波涛迭起,有明与李自成大顺的相互搏斗,又有满清对中原的虎视眈眈及后来统一全国。清、明、大顺,这三个互相敌对的政权,展开了逐鹿中原的争斗。翻开《清宫扬州御档》(下简称《御档》)第一册,我们发现顺治朝第一件至第五件御档均出自《清实录》,其内容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各种政治势力的较量,其中还涉及史可法和扬州。笔者拟从解读御档入手,试图展现明末清初这一特殊时期的历史瞬间。  相似文献   

8.
清代四朝帝君与扬州高旻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位于扬州市邗江区的高旻寺是全国重点寺庙,其道风高峻精严,在中国佛教史特别是禅宗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清宫扬州御档选编》(以下简称《选编》)中涉及高旻寺的折件有11件之多,其中康熙朝2件、雍正朝1件、乾隆朝7件、嘉庆朝1件。笔者试通过这些珍贵的史料,展现高旻寺与清代四朝帝君的传奇历史。康熙帝赐名"高旻寺"相传高旻寺始建于隋。据现  相似文献   

9.
8月10日,扬州市档案局收到获奖证书,由中国一史馆和扬州市档案馆合作编纂、广陵书社出版的《清宫扬州御档》荣获2010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评比一等奖。《清宫扬州御档》始编于2005年,在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该  相似文献   

10.
正杨凯、杨谦弟兄(生卒年不详),系清乾隆时仪征缙绅,各历官至湖广提督、天津镇总兵,俱以事免官。从《清宫扬州御档》和相关志书、传记等,可稽考其生平业绩,以及革职家居期间之二三事。革职妄戴红顶花翎被参奏《清宫扬州御档》有两件关于杨凯、杨谦因革职回籍妄戴帽顶花翎"违制",遭盐政参劾获罪的档案。其一,乾隆五年(1740)六月十九日,两淮盐政武备院卿三保"为奏闻事"上折《奏为杨凯杨谦在籍任意妄戴帽顶花翎请降旨治罪事》。奏云:"窃照官员帽顶花翎,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扬州市档案馆合作出版的《清宫扬州御档》(以下简称《御档》)一书,选录清代自顺治朝至宣统朝十个朝代与扬州有关的宫廷档案,全套书18册,计12967页,按朝代顺序排列。作为清史工程《档案丛刊》之一,《御档》具有较强的  相似文献   

12.
近期,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江苏省扬州市档案局(馆)合作编纂出版的《清宫扬州御档》,因其内容丰富、史料性强,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扬州当地电台数次在品牌栏目"绿杨城郭"节目中邀请《清宫扬州御档》相关编者,就此书的  相似文献   

13.
正《清宫扬州御档》收录的近6000件奏折件中,有为数不多的与明廷阁部史可法相关的折件,其中顺治朝6则,乾隆朝5则。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既真实反映了清廷统一中原的历史瞬间,也留下了顺治、乾隆帝对史可法的评价与褒奖。笔者以相关清代奏折为线索,试分析史可法的民族气节。清廷的劝降与史可法拒降《清宫扬州御档》一书首篇收录的《题为书致史可法情形事》(实录),即为史界炒得炙热的多尔衮《致史可法书》(影印件)。  相似文献   

14.
正打开《清宫扬州御档》第8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有关编纂《四库全书》的折件计有9份。从这些奏折中,可以看出清代扬州地方官员、商人特别是马氏家族对该书编纂作出的重要贡献。今细读一二,以加深对这段史实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正清廷常用的"皇帝之宝"打开《清宫扬州御档选编》,在清代各朝御档之首,都有一方9厘米见方的"皇帝之宝"印章。据中国一史馆清史专家介绍:在紫禁城收藏的众多宝物中,明清帝后宝玺近五千件,而最能代表皇帝无上权威和地位的宝物,非此宝玺莫属。乾隆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四代皇帝。乾隆以前,清代皇帝宝玺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乾隆帝钦定御宝为25方,后人称这25方印章为"二十五宝"。这25方宝玺也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笔者初到扬州市档案局馆工作,接受的第一项任务便是参与到清宫扬州御档项目中并担任编辑工作。能够参与这样一个"重量级"的文史项目,对一名入行新人而言无疑是莫大的殊荣。经过一年的努力,线装一函六册《清宫扬州御档选编》顺利付梓。  相似文献   

17.
正《清宫扬州御档》奏折中,相关琦善的有27件,大部分与镇压太平军有关。琦善(1790—1854),字静庵,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黄旗人。历任刑部郎中、通政使司副使、河南按察使,江宁、河南布政使。道光十一年调直隶总督,此后一直署理或实任直隶总督达十年之久。其间,  相似文献   

18.
正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粮食都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历朝历代君王关注的大事,这在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更显突出,农业税成为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在当代人的记忆里,江淮一带"双季稻"一词的出现与广泛使用,似乎始于"文革"后期的1970年代。翻阅《清宫扬州御档》,我们惊喜地发现,清代初年,近300年前的康熙五十六年至五十七年(1717年-1718年),扬州、苏州一带就曾经试种御稻(双季稻),这可能是档案记载较早的官方组织的水稻专项科研项目之一。近十件珍贵的《清宫扬州御  相似文献   

19.
正《清宫扬州御档》记载:康熙帝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第五次南巡,驻跸扬州,"御书‘正谊明道’匾额,令悬董仲舒祠;‘经术造士’匾额,令悬胡安国(按:应为胡安定)书院;‘贤守清风’匾额,令悬平山堂。"三块御匾,表彰了三位扬州先贤:曾任江都国国相达十年之久的西汉大儒董仲舒,成长于扬州地域、"宋初三先生"之一的大教育家胡安定,建平山堂、有"文章太  相似文献   

20.
《清宫扬州御档》中的“奏为两淮中学堂学生毕业照章请奖事”奏折涉及“扬州中学”早期历史,反映了清末新政“办学堂、废科举”的历史事实,体现了江苏地方官员对新式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