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符号和元素。大众传媒在塑造、重现大众的集体记忆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凝结爱国主义情感、强化国家认知、建构国家认同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以央视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为例,探讨文物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重构大众集体记忆的方式,分析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的内在联系,以及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最后总结《国家宝藏》对重塑集体记忆、建构国家认同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戚婧 《东南传播》2020,(12):24-27
新闻媒体为了迎合受众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视觉符号,在构建集体记忆的过程中,视觉叙事必不可少。本文通过探究集体记忆与图像叙事的关系,发现新闻媒体可以运用图像唤起人们脑海中的集体记忆,获得认同感;通过蒙太奇等技术手法,人们脑海中的集体记忆也可以被塑造与重构;一系列集体性记忆的活动也会反作用于图像进行叙事。在建构集体记忆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图像叙事能解释历史、治疗伤痛,释放情绪;但大量使用图像叙事会造成的视觉奇观,让人们忽视视觉符号背后的深层含义,停留在认知记忆的表面。  相似文献   

3.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导致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纪念空间的生产.在纪念空间修辞结构中,空间的景观设计往往与特定的空间使命系在一起,即通过集体记忆的制造来完成既定的国家认同.本文运用空间视觉修辞与民族志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旨在考察抗疫展是如何通过物的语言和空间的语法进行疫情叙事和记忆建构,进而完成国家和民族身份认同的.研究发现,抗疫展通过空间视觉构成、空间组合方式、主体互动方式,共同铺设了一个集疫情叙事和记忆建构为一体的展陈空间.抗疫展中,集体记忆的生成与延续不仅通过展品自身及空间叙事来书写,更重要的是抗疫展本身作为记忆的源泉,共同强化了参与群体的记忆实践与情感召唤.  相似文献   

4.
黄颖妍 《东南传播》2021,(7):128-130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中国人民携手抗疫.抗疫主题也成为了影视创作的焦点.电视剧《在一起》以真实感人的故事,完成了对抗疫集体记忆的建构,并获得了观众的好评.本文将从集体记忆建构的视角,以抗疫剧《在一起》为例探究其建构集体记忆的方式.未来抗疫剧的创作应在真实的基础上,注意对观众集体记忆的构建,可充分运用象征性场景、事件、人物等符号唤醒记忆,适当复现仪式强化集体记忆,以增强观众的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5.
古城胡同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空间,沉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认知构建的指向符号和记忆构建的象征空间两个维度,它还承载着人们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在唤起对古城胡同的保护和凝聚历史文化认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时代的发展对古城胡同集体记忆延续提出新挑战,本研究认为应该借助数字媒介实现对古城胡同的数字再造,并通过多种数字转型方案实现对古城胡同集体记忆的延续。  相似文献   

6.
在转型期的中国,怀旧作为人类潜在的情愫正经历着由浅入深、由个人到集体、由回归型向反思认同型转型的蜕变。"集体记忆"作为怀旧的核心概念也在持续的历史演变中不断地得以重新建构。电视综艺节目通过对图片、影像和人物等包含双重意指的符号进行不同的组合编排并形成系统的符号体系和修辞实践活动,赋予了集体记忆以不同于以往的内容和功能定位,并通过或隐或显的意义诉求和文化担当,在观众的生理和心理双重参与下,完成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受众对抗日题材电视剧的观看行为来研究人们关于抗日战争历史的集体记忆,并以众所周知的"抗日神剧"——《抗日奇侠》中的片段为例进行调查。将集体记忆与抗日题材影视作品联系到一起,关注在情节夸张、违背史实的"抗日神剧"中,人们的集体记忆是否会被消解与解构,以及是否与原本的强化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目的相悖而行,以及进行集体记忆断裂与连续的争议的思考。期间在借鉴其他学者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一份适用于问卷调查的集体记忆量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问卷,并最终通过相关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来研究关于抗日战争历史的集体记忆的消解与重构。加强叙述抗日历史的电视剧的创作与审核,尊重事实,推陈出新,避免过度娱乐化的大众媒介产品对人们的集体记忆的消解与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是一段中华民族难以磨灭的惨痛历史。作为战争受害者的"慰安妇"群体近20年才逐渐受到关注。公众对"慰安妇"集体记忆的形塑与强化,媒体建构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人民日报》1995年到2018年以"慰安妇"为标题的新闻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从"慰安妇"报道的文本特征来分析其如何建构"慰安妇"集体记忆。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不同报道数量、报道体裁和报道主题造构着"慰安妇"集体记忆。在构建社会公众集体记忆的同时,无疑也实现了民族认同的强化。  相似文献   

9.
吴月 《东南传播》2022,(2):128-131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造成了集体记忆素材库内容的急速膨胀和空前离散,极大地冲击了集体记忆建构的传统机制。在记忆符号与物质残片消失之前,美食短视频作为味觉记忆的集体表征,按照“集体记忆的形成—集体记忆的保存和传承—集体记忆的传播与结晶”的路径,在互联网场域中建构记忆之场,通过视听符号将味觉记忆转化为短视频影像,在时间维度上通过家庭记忆、传统节日等仪式保存和传承城市集体记忆,在空间维度上建构城市群体成员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0.
徐丹丹  秦宗财 《传媒》2021,(10):88-90
作为一种媒介文化产品,微纪录片通过"符号加工—场景展演—群体认同"的表征实践,实现了城市集体记忆的当下性生产,并在人们审美、消费、解构和再次建构的过程中,推动了"城市集体记忆的文化循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需求下,微纪录片需要通过把握中轴结构,建设交往空间和推进文化消费实现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充分地展现城市集体记忆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沐遥 《视听》2022,(2):48-50
近年来,随着影视怀旧风潮的兴起,集体记忆在影视剧中的呈现手法更为多样化.电视剧《装台》通过挖掘"老陕"地域性元素和文化符号,展现西安"城中村"人民的生存状态与自我认同,阐释"装台"集体的代际传承与社会认同,共同揭示"热爱生活"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2.
集体记忆是群体共同经历、传承和构建的回忆总和,也是国家、民族构建身份认同的关键。数字时代的集体记忆逐步摆脱空间区域的束缚,呈现以流动为核心的特征,“全球数字记忆”的概念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协同作用下应运而生。本文旨在厘清“集体记忆”理论在全球化进程与数字技术进步背景下面临的新问题、新场景,阐述“全球数字记忆”“全球数字记忆场域”的历史缘起及时代内涵,同时归纳其去时空、跨媒介、可视化的特点,旨在审视数字时代集体记忆实践的嬗变与发展,拓展记忆研究的方向,为数字时代的档案记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发展导致村民的身份观念出现离散化,村民的乡土认同和身份认同逐渐消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祠堂作为重要的媒介域在村民群体身份认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发现,乡村祠堂一方面通过符号媒介向村民传递着各式信息,勾起其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与此同时,在仪式化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能量将村民的情感连接,以获得群体身份认同;另一方面,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村民通过新媒体以虚拟在场的方式参与围绕乡村祠堂展开的仪式活动,在网络公共平台传递价值信仰和共享仪式意义,加固群体身份认同,促进群体有机团结。  相似文献   

14.
以大众文化手段进行孔子符号化的视觉形象消费,在传受关系上发生了变化,由“要我认同”变成“我要认同”,受众的认知经验凌驾于传统符号意义的内涵,孔子的精神化因素,统一归纳在消费的符号生产机制之中,消费时代带来了符号化的视觉转向,视觉形象的生产与消费也由单一转向多元,由集体被动转向了个体主动。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8,(12):58-66
本文使用空间视觉修辞分析与多点民族志相结合的方法,从深圳城市地标的空间文本入手来考察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生产。本文以"窗口"为隐喻,选取主题公园与博物馆这两个城市地标作为全球化趋势下城市文化生产与认同建构的范例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主题公园将"全球"与"地方"的空间元素进行文化转换来制造出一种提供视觉消费的旅游地点,而城市博物馆则通过对视觉材料的有意选择与使用来形成一种生产城市历史公共知识、提供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等体验的公共空间。这两种典型的现代城市地标,从视觉修辞与空间功能上共同实现了将深圳的城市认同定位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世界全球化与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跨国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愈加频繁,城市实体的同质化趋势让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成为不得不被重视的问题。文化认同的形成在文化记忆理论的研究中与象征符号有密切联系。本文以文化记忆理论的视角对澳门城市"莲"符号的意义建构与传播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澳门城市的莲花符号在过去凝结了地区人民的精神共识,在回归后对符号意义的继承、更新和传播实践形成了扬·阿斯曼所认为的记忆的凝聚性结构,促进了澳门人民对地区和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关于记忆的研究在国内的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和文学等学术领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以集体记忆、社会记忆、文化记忆、交流记忆等理论概念为主题的研究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新热点.2019年,关于集体记忆的研究在CNKI中文文献数据库中达889篇,年发表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主题涉及文化记忆与民族认同、仪式与集体记忆、媒...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是记忆的载体与媒介。在博物馆中,记忆的生成、塑造和延续机制有三个层次。第一,展品自身的物理存在构成与参观者的沟通系统,并通过这样的沟通激发后者的回忆;第二,博物馆的展品遴选、展陈设计、路线规划、解说词的撰写等元素构成了符合某种历史话语的叙事系统,集体记忆在这样的话语体系中生成并凝塑参观者的文化和族群认同;第三,博物馆自身的历史——其概念的提出、展馆的设计与建设、展陈的叙事构建等过程——促发并强化相关参与群体的集体记忆与认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化在快速推进的同时出现严重的文化冲突和认同危机,大众传媒对城市文化认同感的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大众传媒与城市景观的关系入手,提出地方媒体能够通过强化地标性景观的文化内涵,唤醒怀旧的城市集体记忆,发挥公众舆论对景观变迁的影响力,来对城市景观进行塑造和想象,建立起自我、集体与城市景观之间的联系,强化城市的记忆功能,建构城市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陈琴 《档案与建设》2020,(2):14-17,8
文章以南京大屠杀事件为主要分析对象,主要探讨的是集体语境下的创伤记忆。首先,对创伤记忆国际认同的意义以及国际认同面临的困境加以探讨;其次,指出档案资源在创伤记忆中的建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详尽阐释创伤记忆的延续传承直至国际认同离不开档案资源的建构;最后,从档案的视角探讨促进创伤记忆国际认同的实现路径,将创伤记忆的研究引申至档案学领域,以期在丰富档案学理论的同时让集体创伤记忆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