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对纽马克《翻译方法》一书中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在纽马克看来,翻译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最终指导实践。一个翻译理论不应只强调动态对等一个原则,必须考虑到不同的本类型和相应的翻译标准。一般来说,在学翻译中,应特别关照原中的各种形式因素,甚至包括可能时的声音效果。  相似文献   
12.
鉴于戏剧翻译具有现场性和即时性的特点,要求译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短时间内塑造出典型形象并深刻传达主题。本研究以王实甫《西厢记》、许渊冲和Stephen H.West与Wilt L.Idema合译的两个英译本为语料,自建平行语料库;同时建立《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类比语料库,检验译文的语义韵倾向为提供参照。结果发现,许译本在同现关系的语义韵倾向上更贴近原文;Stephen合译本与原文的差异性更显著;在文化缺省的重构上,双方都采用了不同的显性处理方式重构语义连贯;两译本均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目的语戏剧语言规范的同时,显示出许译本连贯性更大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和谐说"以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和谐观念为基础,并结合系统论、对话理论和完形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提出文学翻译是审美的翻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追求译作的整体的"和谐"美。本文结合系统论中的整体性原则,通过比较《名利场》两种译本对文学翻译中的和谐美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 20世纪翻译理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颇为广泛.英汉法律翻译同样应遵循功能对等原则,考虑译文与原文效力上的对等,兼顾形式上的对应.在法律翻译实践中,这种对等可以在透彻理解法律原文,熟知两类法律语种表达习惯的基础上,运用语篇翻译的思路而达到.  相似文献   
15.
在后殖民语境下,作为翻译研究的根本理论对等理论出现了文化转向。多层次对等理论在全面关照语言本体层面对等的基础上,将社会文化因素纳入翻译学的研究视野,倡导原文在原语文化与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文化功能的等值,反映了后殖民理论消解霸权,弘扬弱势文化,承认文化差异,主张平等对话的思想,对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均有着深远的意义,是翻译研究的深化。中国译学从中可以得到极好的启示,即加强汉外翻译实践,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进一步提升译者身份和译学地位。  相似文献   
16.
借助一定的语料分析软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辜鸿铭和理雅各的《论语》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可以见出各译文文体突出方式的相似处和不同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见出两译文的语言特色、文体前景化特征以及两译者翻译理念与风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在汽车业蓬勃发展的中国,国外汽车仍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而汽车的命名及汉译名也涌现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本文首先对国外汽车商标命名的主要文化来源进行分析.总结出八大来源:有历史意义的人名,名篇佳作,本土民族特色和历史,神话传说,美好联想的词汇,风景名胜地名,地理自然现象,创新词或臆造词.其次,在分析商标功能的基础上,发现德国翻译目的论对商标翻译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最后,总结出可用于汽车商标汉译的六种方法:音译,直译,意译,音译 意译,缩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