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正在即将步入人生"知天命"之年的年末,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两位主任专程从合肥到北京找到我,希望能在《教育文汇》开一个专栏,引发我心中郁积多年的诸多与安徽相关的教育话题。这些话题中最先想表达的,就是希望在新年之际,与安徽教育一起走上新起点。对于我个人来说,常忆起小时写作文,用"年过半百"描写的就是老人,不料自己也一步跨入曾被描写的老人行列。在我人生过去的五十年里,在安庆生  相似文献   
102.
说到教育,通常人们只想到学校教育。即便是学校,也离不开所处的社会环境。在北京就流传着教育办得好的原因是“东城靠学生,西城靠教师,海淀靠家长”。而现实生活中,人的成长或许越来越多地依赖教育,但是仅仅依赖教育而不能主导自己如何选取教育的人是不能成长得很好的。客观上教育既可能成就一个人,也可能摧毁一个人,或许这就是莫言调侃自己能得到诺贝尔奖的原因是“上学少”。  相似文献   
103.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独特的目标系统 192 6年以培养教师的目标出现 ,在内构上 ,它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层级发展体系 ,改造社会的精神是整个目标系统的最高层级 ,对前四个目标的实现起导向和统帅作用 ;关键期目标对个体的当时发展起支配作用 ;只有未实现的目标才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动力 ;生活力是这五种目标的凝聚 ,做人是这五种目标的终极。在外构上 ,它通过“心中都应当有一个理想的社会”参与整个社会 ;将培养目标与教育界的需要直接挂钩 ;通过“以人教人”建立与非教师他人的联系 ;通过“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与时俱进”融入历史 ;通过集体生活建立起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4.
一、引言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此后,2014年12月1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12月17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5.
储朝晖 《上海教育》2013,(15):64-67
应试对创新最大最深层的危害在于它毁灭了人进行创新和继续学习的兴趣,即便是原先对创新兴趣浓厚的人,经过一次次严酷的考试,也会对创新逐渐失去兴趣。创新本质上是兴趣推动和非竞争性的,需要宽松、自由、平等、闲暇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6.
储朝晖 《生活教育》2012,(16):29-32
古稀高龄的戴问民先生骑着自行车送来其兄戴问天先生所写的《父亲的脚印》,该书用50万字记叙了以教师为终身职业的戴自俺先生曲折、艰辛、跌宕、起落不定的一生。因为“陶缘”,我曾与戴自俺先生以及金恒娟老师有过一段十分亲近的交往,所以读来倍感亲切。又由于其中讲了许多我以前闻所未闻的事,  相似文献   
107.
徐特立研究要以正确对待历史的态度,更加着眼于其内在价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拓宽研究内容的视野,挖掘过去由于思想僵化等多种主客观原因而没有涉及或研究得比较少的领域;在研究方式上,要以整体研究为主,选择适合时代要求的主题,在新的人际关系基础上以新的形式开展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8.
109.
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批中国学人在殖民统治下,试图保存和发扬中华文化而冲破重重束缚建立起来的。它将中国大学的近代性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形成了以中国传统"士"的精神为根基的多元精神融合,关怀、批判、折中、国际人格成为这种精神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10.
湖北省监利县某镇前党委书记李昌平曾向朱鎔基总理这样痛陈农村的现状“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处于这种背景之中的农村教育又是一副什么样子呢?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多数受访群众对本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不满意,对子女的前途颇为忧虑。为了让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各显神通,有的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有的在镇上租房专门照顾孩子上学,很多地方甚至因此形成了“求学部落”,实在没有办法的才让孩子就近入学。一位群众的话很有代表性“现在不让多生,都是一个孩子,让孩子上这样的小学,我们不放心......”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下滑不仅已动摇了整个教育体制的基础,而且必将影响到未来国民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