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利用双辊混炼机制备了共混型阻燃聚丙烯(PP)材料,并用热重(TG—DTG)方法研究了PP、PP/MPP、PP/PEPA和PP/MPP/PEPA在N2气氛下以不同升温速度时的热降解动力学行为,以此探讨阻燃性能与热降解行为的关系。试验发现,加入阻燃剂后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降低。利用Kissinger法和Flynn-Wall法求取了材料的活化能,发现两种方法求取的结果相一致.添加阻燃剂后,材料的活化能均比PP高。说明阻燃剂使PP提前分解成炭.产生隔热、隔氧作用,阻止了PP的进一步氧化分解。  相似文献   
22.
选取HX-1500碳酸钙和PVC活性碳酸钙应用在PVC扣板生产中,考察了不同种类碳酸钙对扣板生产过程中的加工性能和制品颜色的影响,分析了碳酸钙种类对PVC扣板的横向和纵向拉伸、弯曲、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配方条件下,碳酸钙目数增加,熔体挤出性能变差,加工电流增大,制品略微变黄;但冲击强度有非常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3.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重分析技术(TG-DTG),在5、10、15和20K/min线性升温速率和氮气气氛条件下,考察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的热降解过程和动力学。实验发现,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降解温度呈线性升高。运用Freeman-Carroll方法、Flynn-Wall方法和Kissinger方法分别对SMA的热降解反应进行了模拟,求取了热降解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发现三种方法所求得的活化能基本一致,并确定SMA的热降解反应为非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24.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残炭提取液中离子及其含量,并用红外光谱仪和x-荧光光谱法(EDX)分析了残炭在浸泡前后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超纯水中浸泡得到磷酸根离子;在80℃温度下,震荡提取72小时后,提取液中磷酸根离子浓度达到最大值;提取后残炭中磷含量显下降,P-O-P和P-O-C结构的吸收峰显著减小。说明,残炭中大部分的P-O-P和P-O-c键水解成磷酸根,残留的P可能进入残炭的环状结构或与环状结构直接相连。  相似文献   
25.
分别用丙酮、乙腈、二氯甲烷、甲醇、四氢呋喃、甲苯做溶剂配制同一个纯度已知(99%)的三苯基氯硅烷样品,然后用气质联用色谱仪(GCMS)对其进行检测,发现用这几种实验室常见的溶剂配制得到的检测结果不尽相同,有些甚至相差很大,通过对GCMS检测的总离子流(TIC)面积百分比以及定性结果分析发现:用丙酮做溶剂,92.31%为三苯基氯硅醇,三苯基氯硅烷只占3.49%;用乙腈做溶剂,三苯基氯硅烷占35.78%,三苯基氯硅醇占比56.35%;用二氯甲烷做溶剂,三苯基氯硅烷占94.93%,三苯基氯硅醇占比3.20%,对三联苯占比1.19%;用甲醇做溶剂,甲氧基三苯基氯硅烷占比高达97.63%;用四氢呋喃做溶剂时,三苯基氯硅烷占98.25%,对三联苯占比1.05%;用甲苯做溶剂,三苯基氯硅烷占98.56%。可见在色谱检测中,并不是所有的溶剂都能让三苯基氯硅烷保守原分子状态,合理选择样品溶剂对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