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8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71.
我们当老师的,从把一批孩子迎进教室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愿意为之奉献心力,用自己全部的才学和本事,带着孩子一点点地学习、进步和寻找快乐。但是,问问从教室里出来的孩子,为什么他们中的很多人,很多时候,都不快乐?他们除了读书,除了  相似文献   
72.
履行好纪委的监督责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做出的部署。如何履行好监督责任?提高基层单位案件查办的质量和效率是关键。针对当前集团基层单位案件查办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的问题,我们结合企业基层单位查办案件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梳理影响企业案件查办质量和效率的因素,提出提高基层单位查办案件质量和效率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3.
案例和问题 月末,给班上学生出一份阶段复习测试卷,字词句篇,样样都想考到,费了不少脑筋.黔驴技穷之际,在网上看到一份四年级语文智能竞赛卷,一些题目很不错,便参考选用了几题.  相似文献   
74.
创新教育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历史思维与创新思维的有机结合,使历史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了厚实的基础;提倡探究学习,强化创新意识,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测试模式,建立平等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要点.  相似文献   
75.
本文在分析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以通过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加强双师型导师团队建设,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等途径,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6.
为响应国家环保部“十二五”节能减排降耗号召,深入贯彻公司要求,不断挖掘节能潜力,针对化学专业自用水率偏高的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改造对策,以降低化学自用水率运行.  相似文献   
77.
发展大学基金会 促进大学教育捐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捐赠对大学基金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基金会在制度上的优势是大学基金会快速发展的前提.应通过改进对教育捐赠的减免税制度和政府监管方式,提升大学基金会管理水平等相应对策来解决大学基金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8.
(接本刊2003年8月中同名文章) (三)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潮 能力本位是以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的思想潮流。该思潮主张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从业能力,而不是知识水平,在发展职业教育的手段上更加强调企业的参与。重视能力获得的教育思想早已存在,如凯兴斯泰纳就强调要获得一种职业能力;又如重视能力获得的教育形式——“双元制”在二十世纪之前就已在德国开展。但是重点培养操作能力的思潮却发源于美国,时间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转业训练的问题。 能力本位思潮流行的条件在于战后生产的日趋现代  相似文献   
79.
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大力发展”的方针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不仅使“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得以根本体现和落实,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而且在改变单一的中等教育结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个性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及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等方面,也有着突…  相似文献   
80.
“这”和“那”是两个较为常用的指示代词。小学生由于对这两个词的使用范围缺乏理解,错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现行统编语文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基础训练的作文部分,要求学生写一篇参观访问活动的情况。在完成这一题目时,由于我校地处偏僻,多数同学都写了参观村里新建的沙矿。请看部分学生作文中的句子: 例句1,“我们来到沙矿近前,那时候,突然从大门里开出一车小轿车。”例句2,“我们走进沙矿,事先来到那里的王老师对同学们说,那里的厂长很热情,已经为我们安排好了参观的路线。”例句3,“我们远远望去,这里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例句4,“沙矿上机器轰鸣,我们便向这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