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当今现代化教学两面观山东刘笑天现代化教学是个迅猛发展、不断充盈的存在实体,一时难于给它一个确切界定。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无疑:它不仅将多媒体传播手段引入课堂,更重要的在于教育教学观念的全面创新;它不仅具备方法意义,更应涵盖价值取向的嬗替超越,两者密不...  相似文献   
12.
课例点评     
<项链>课例点评 张世鑫:本课首先从小说的情节入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外貌是否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刘笑天 《山东教育》2009,(12):20-21
语文选修课作为一种常态课程出现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初,无论从理论价值还是实践意义衡定,都曾经是引人注目,令人期待的领域。然而实施至今,它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课程设置的结构性偏差,  相似文献   
14.
刘笑天 《山东教育》2011,(Z5):37-40
对于语文教学和学习,高考依旧强势,这是一个无须讳言的存在。在科举时代,考试甚至会影响到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使之呈现为一种超稳定状态,余英时先生借用杜牧的话形象地把它比喻为"丸之走盘"。在这种情况下,考试内容和试题构建的作用不言而喻,试题如何建构  相似文献   
15.
刘笑天 《山东教育》2005,(32):39-40
新课标是大文化背景下多方整合的产物,它的“新”是相对“传统”而言,但其特色并不是前卫或反传统。即如选修课,本不是新鲜话题,但对于中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它依然是一个从未触摸过的世界。它带给教师的思考应该是全方位的,涉及教学理念、教师学养、个性空间及文化含量。  相似文献   
16.
梁漱溟不仅是一个沉于书斋的学者、思想家,更是一个难得的实践者,毕生都在为自己的理论和主张而实践。他是一个特别注重实践的知识领袖。他曾讲:“我原是一个不学的人,更且从来不存成为学者  相似文献   
17.
1999年 10月 16日。北京。庄严神圣的人民大会堂。   金风乍起的古都涌动着收获季节丰沛的欣喜,大会堂内,渤海之滨名不见经传的小县沾化在举办一场高规格的新闻发布会——中国冬枣之乡信息发布会。出席会议的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原中宣部部长邓力群以及中央政策研究室、农业部、民政部、国家林业总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更为引人瞩目的是,它还吸引了十几家国家级新闻媒体的目光。敏感的老记们纷至沓来,捕捉着信息的灵光。   中央电视台在当晚的《晚间新闻》中对会议进行了及时报道。   新华社、《人…  相似文献   
18.
刘笑天 《山东教育》2010,(1):121-121
这是一种很美的感觉, 在你面前徘徊的是身体, 灵魂其实早与你融为一体, 就像热恋中的男子, 凝视着心上的姑娘。  相似文献   
19.
【编者的话】上期“新锐有话说”栏目为大家呈现了三篇关于“备课”的文章,这些文章引起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和踊跃参与。本期我们将继续探讨“备课”话题,以期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备课进行立体扫描,希望其中一些犀利观点和精妙方法对您能有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无我为大,有本无穷”:这是梁漱溟送友人的一幅联语。对于生死,梁漱溟“任其自然”。梁漱溟信奉孔子的“仁者不忧”之说,因此他“乐天知命”。抗战期间,袁鸿寿先生在桂林七星岩请他吃素席,饭后在一株小树下聊天,恰敌机在头上盘旋下“蛋”,袁鸿寿大惊失色,要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