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9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介绍了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几个应用,并提出了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2.
1问题提出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反应课程理念与目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称《课标》)指出"函数"是现代数学最基本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1]本文选取高中函数的核心内容之一"基本初等函数",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中美两版教材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为我国的教材修订和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3.
1 对于数学课本的一些热点分析 1.1 关于从不学极限来学导数的热点分析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不讲极限,仅要求学生“通过大量实例,经历由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刻画现实问题的过程,理解导数的含义,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这种无极限的导数,是创新还是倒退?不学极限能学导数吗?  相似文献   
24.
1 问题的提出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用书[1],系统反映了学科内容,利于数学课程目标的实现.数学教材比较成为当今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几何"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研究空间结构及其性质."圆"作为几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有关知识在中美教材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且两国编写教材时均对其逻辑性进行了严密的分析.本文基于"圆"教材内容,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两国教材进行比较,探究两国几何教材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25.
全美数学教师协会于2006年9月12日发布了《课程焦点》报告,对2000年的《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作了补充说明,力求在保持创造、发展的同时,强调数学基础的重要性,成为美国数学课程改革的新方向。通过《课程焦点》透视美国数学课程改革现状,反思我国当前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得到以下三点启示:(1)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积极开展数学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改革的认识;(2)正确处理"双基"与"创新"的关系;(3)重视"数学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相似文献   
26.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是师生间的问答,教育学称之为提问.在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已经感觉到,提问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之一.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甚至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主要目的有…:引起兴趣和注意力;发现问题及检查;回忆具体知识或信息;课堂管理;鼓励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组织或指导学习.  相似文献   
27.
近二十年来,日本在吸收借鉴东西方先进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方式和课程体系,受到世界关注.“二次曲线”教学内容设置于日本数研出版社出版的系列高中数学教材《新编数学c》(以下简称日本教材)中的第二章第一节,章节名称为“二次曲线”,单元名称为“式与曲线”.  相似文献   
28.
通过分析各类数学考试命题中出现的失误,提出了避免这些失误的原则,以提高数学命题的质量,从而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9.
隐喻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表征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对象.通过对两位专家型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实录分析,得到专家型教师课堂教学隐喻语言使用的特点:教师课堂教学中两位教师多次使用隐喻,所用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15%左右,且以结构实体隐喻为主;隐喻语言主要出现在引入环节和探究新知环节,且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呈现为主;概念教学使用范例进行隐喻教学,而程序教学中使用相似性材料进行隐喻教学.在概念性知识教学过程中,多使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范例——抽象对象隐喻,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程序性知识教学过程中,多使用与所学对象具有相似性的教学材料,可以促进学生对操作性技能的理解.  相似文献   
30.
也谈高师数学专业的双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师数学双语教学是全球化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数学教育研究国际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是数学教学和数学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高师数学双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学生数学双语创新能力和数学双语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数学双语教学师资.从人对双语学习的大脑机制出发,可以创造数学双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