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张春兰 《学周刊C版》2019,(21):168-168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其所运用的管理理念,将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班主任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去运用适宜的管理理念,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2.
内丘扁鹊庙存有碑刻三十八通,时间上涵盖了五代、宋、金、元、明、清.元代《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之碑》是其中具有重要价值的一通碑刻.对该碑刻进行考释,有助于我们掌握扁鹊庙的建立及重修情况,了解当时主持重修事宜官员的事迹,体会碑刻中蕴含的书法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3.
"就业见习制度"是为了帮助回到原籍的、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而推出的政策.本文通过对见习基地管理人员、见习生双方的访谈结果进行分析,阐释"学士后"制度(即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利弊,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和解决措施,为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4.
幼儿阶段的基本教育目标之一是萌发幼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很显然,此时的幼儿还不能自觉地将其行为与后果联系起来,因此成人的引导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幼儿期是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期养成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类型是很难改变的,对以后的人生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张春兰 《职业圈》2012,(29):10-11
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市场竞争不仅是企业间的竞争。也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各个企业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结构调整。建设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也是一项重要内容。企业文化对确立改革思路,理顺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26.
英国公共图书馆在成人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成人教育是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本文介绍了英国发达的公共图书馆事业,着重阐述了英国公共图书馆以借阅图书、举办图书馆知识培训班、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合作等形式开展各种各样的成人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其在成人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是水.反无人注意。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相似文献   
28.
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聚集在一个班级中,班内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学习方式和学习基础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初中实行统一教材下的班级授课制,在这种班级授课教学模式下,要想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在同一个班级中,认真分析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区别对待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通过实践,分层教学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考试成缋方面较传统教学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9.
“智·信课堂”讲求时间、空间、信息、思维的开放。“智”即兴趣的产生、知识的积累、思维碰撞、思想的引导、智慧的生成;而“信”则分为信息课堂与信心课堂,具体即为信息的共生、共鸣、共享、共用,与信己(自信力)、信用(践行力)、信人(合作力)、信念(意志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0.
学生满意度是学生消费者参与教育过程、评估和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尺度。近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高校学生满意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满意度的概念理解、意义阐释以及有关满意度的测量模型、实证研究等方面。但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学者对高校学生满意度的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等都还较为薄弱,尚未提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测量模型和指标体系,而且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