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古渡     
那些日子,这条河上没有一座桥,靠一只木船来回渡河,终年无绝。古渡脚下的卵石,总是被那些肩头沉沉负重的农家人的草鞋磨得光亮。当船还未过来时,他们就坐在卵石上,抽着旱烟,聊着桑麻,或者说些七荤八素的话题,激起阵阵笑声。古渡是这些劳作者短暂的栖泊处,在这里他们可以坦然地放下重负,等待着对岸木船犁开涟漪,桨声欸乃缓缓而来。撑船的壮实汉子无疑是最有人缘的,候船的人远远叫着他的小名,催他撑得快些。尤其是赶墟那天,大姑娘小媳妇多,满满地坐上一船,红红绿绿,总会让他心  相似文献   
32.
俯仰之间     
我一直弄不清楚,为什么在十岁前后,那么地喜爱跑动。  相似文献   
33.
在有一些古典气息的城市里,不难看到塔的高耸。倘若是名塔,甚至就成了这座城市的象征。当你不知道城市的方位、渊源时,往往会有这么一个经验,有人提到了里边的一座古塔,于是眼前一亮,这座城市蓦然变得可亲起来。的确有过几次,有人问我的故乡,和他们说是唐宋时帆樯如林的港湾、海上丝绸之路,皆一脸茫然,后来只好把东西二塔搬出来,听者便觉得立体极了、感性极了,还想起李贽、郑成功、李叔同这拨人来。  相似文献   
34.
晋以后,由一家独擅书坛的现象减弱了,但是到了元代赵孟頫的出现,又一次艺盖群伦五六百年,其影响在元、明、清三代可谓无人出其右。大唐书法,开启了一个浩大开阔的气象,宋人在唐书的基础上,又加深了博大开张和生动跌宕之势。赵孟頫的出现,使书风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转捩,走向优美闲适。因此王文治以“书法至元人,别具一种风气。唐之宏伟,宋之险峻,洗涤殆尽,而开中和恬适之致,有独到处”,称赞赵孟頫的转捩之功。赵孟頫是宋代宗室子弟,由于后来仕元使人们对其书法的研究蒙上了一层阴影。现在,我们带着开放的眼光来审视,避免了既往仅仅以道德观念来衡量的偏颇,诚如黑格尔所认为的:“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个正当的要求,即对于一种历史,不论它的题材是什么,都应该毫无偏见地陈述,不要把它作为工具去达到任何特殊的利益或目的”,这也是我们研究赵孟頫书法创作应取的态度。 一 赵孟頫的书法创作是定格在东晋,并且是以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作品作为典范的,尽管宋濂认为赵留意李北海,吴荣光认为“元贞以前,犹未脱高宗窠臼;大德间,专师定武禊序;延祐以后,变入李北海、柳诚悬法,而碑版尤多之。”但从总体看,赵的书法作品是深  相似文献   
35.
洗手     
朱以撒 《中文自修》2023,(Z1):87-89
<正>每一次洗手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个片段的开始,或者一个片段的结束,可能有递进的关系,也可能毫不相干,却都由于洗手的进行变得郑重起来。每一次要摊开这些汉画像拓片阅读时,我都要认真地洗洗手,擦拭干净。其实指掌间已经很干净了,也还是要自觉地进入这么一个程序,算是从内心对前人的作品表示敬畏,还有崇仰。如果一天里要分几次阅读,那就要洗上几次手,使手在触及拓片时更有感觉。这些拓片有的很大,摊开时可以充满整个大厅,卷起来又如一大捆被子,一开一合,要费不少工夫。宣纸是最为脆弱的,总是要小心翼翼,“侍儿扶起娇无力”啊。  相似文献   
36.
空巢     
南方很难看到空巢。茂密的枝条浓郁的绿色,总是把内部遮盖得严严实实,让人的目光难以穿透绿色进入内部,因此弄不清绿色的内部隐藏着什么秘密。这种遮蔽是没有季节性的,无论是春夏或者秋冬,一概如此。但如果冬目去北方,空巢就很清晰的进入眼帘了。夏日过了秋日来了,晚秋萧瑟,叶落纷纷,成群的乌就离巢远行了,它们到温暖的南方,重新筑它们的巢。而留在北方的巢,随着叶片落尽而暴露无遗,北风扫过来,大雪压下来,巢日渐衰败破落,像一堆乱糟糟的垃圾。  相似文献   
37.
说起书法的正大,就会想起颜真卿的书法。学书伊始,以哪一家作为启蒙范本是很讲究的。颜真卿和他的书法无疑是首选之一。传统的求学十分讲究范本对象的品格,而颜真卿就完全具备一是人品为人景仰,二是书品堂堂正正,大气凛然。都堪为楷模,自然可以让人放心效仿。颜书为人所重视,在于这条  相似文献   
38.
秋日的灯盏     
秋天来了,山野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相似文献   
39.
深秋,在商丘的土地上走动,抬眼便可望见脱光绿叶的枝条.许多树在北方的深秋都是这种凋零的状态,变得毫无诗意而让人感到单调和枯索,如同一只美丽的锦鸡褪去一身毛羽那般.这时便可以看到挂在树权上的一个个空巢.巢的主人都往南方过冬去了,它们有着矫健弹性的翅膀,随着时节的转凉,毅然起飞,抛弃当时辛劳筑就的巢.巢无法跟着飞翔,随着黄叶落尽而暴露无遗,秋风秋雨扑击着它,空巢就日渐一日地残破了.  相似文献   
40.
大学生生活结束后,我留校任教。在中文系资料室的大桌子上睡了一段时间,汪文顶来找我,问我愿不愿意到现代散文史研究室去工作,给系主任俞先生当资料员。这份工作无须坐班,自由度大。想想这一段时间,人总是在一个位置上坐着,整理文字卡片,腻味透顶,又不能在台面上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时间长了,没有不被扭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