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一篇好的考场议论文既要有鲜明突出的观点,体现考生良好的思辨能力,也要有相适宜的行文思路:在江西2010年高考研讨会上,江西师大附中谭立义老师特别提到,高考阅卷老师比较青睐以分论点的形式分解中心论点的议论文。  相似文献   
12.
如果不作说明,读者可能会认为图片中所反映的是一位老中医在给外国人看病的情形。其实,这是在玛稚乡村卫生所,对面坐着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玛雅族医生,正在给一位城里来的姑娘看病。玛稚人是中美洲一个古老的民族,曾经创造了著名的玛雅文化。尽管西班牙的殖民活动打断了这一文化的发展进程,但它的部分文明成果却被玛雅人保存下来,其中医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常说:语文学习,要得法于课内。同理,鉴赏诗歌的语言,我们也可联系教材中学过的诗歌,从鉴赏高中教材中重要诗歌的语言人手,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参照并学习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举一反三,为鉴赏高考诗歌的语言做好准备。一、着重"炼字"炼字是指锤炼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练、传神。诗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诗人锤炼的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现实意义及能力培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采取更新教育观念、实施问题教学、培养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和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等策略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美国高校内部运行机制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伦 《教育探索》2006,(6):60-61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滞后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束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美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与我国相类似的发展时期。分析并借鉴美国高校内部的主要运行机制,对我国高校的各项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深夜思绪     
今日的课程总算是熬到头了,我随着沉默的人群,拖着疲惫的步伐走出这阴暗的小巷。街口,路灯投下憔悴的黄光,路面仅留下参差的斑驳的树影。回头看,"奥数辅导班"的牌子被夜色深埋,略显模糊,却也让我不堪重负……脑袋昏沉沉的,那道题怎么解来着,却又记不真切了。于我,奥数就像工具,除了给高考提分之外,别无其他乐趣了。并且它是一种沉重的工具,让我不愿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的职业专家施思Schien教授通过研究发现,大学阶段和毕业前几年是个人目标和想法与现实磨合调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对职业产生迷茫,难以确定自己真正适合什么。不清楚自己应该在哪个方向上发展非常正常。通常人们会在30—35岁的时候最终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相似文献   
18.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一次看到这句话,便被打动了,原来是出自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之口。徐志摩对他也是推崇备至,曾说:"成容若君度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橹声的后面,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着他。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尽管他信手的一阕词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荼靡谢尽。"随即翻阅了他的大部分作品,并与他进行了跨  相似文献   
19.
职业生涯中有一种非常科学和实用的观点:人的一生是由自己创造的,无论是你有意创造还是无意创造,那都是出于你自己的主动。而主动与被动的一字之差,却成为影响人生的重要元素。我们公司因为甲型H1N1流感的  相似文献   
20.
谈大学生择业中的盲目攀高心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伦 《教育探索》2005,(9):104-105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使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了供需矛盾.一时在社会上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表面现象。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百人中大学生所占比例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我国劳动中大专以上学历为数并不多.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大学生“就业难”的假象呢?根据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多在较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经历往往使一些人形成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自我期望值过高.应对挫折能力低下.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一种盲目攀高的心理.本拟对造成大学生盲目攀高心理的原因作一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