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6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今天我们能够在这个比较和暖的日子里,欢聚一堂,共同来探讨美猴王与中国文化传统这个题目,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无异于一场洗礼。我们怀抱着神圣的使命、高尚的精神,去跟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去跟世界人类的祖宗,进行交流和沟通,应该说是一个非常神圣的时刻。对我们现在人来说,“神圣”二字,实在是很神圣的。因为我们很少了解它,经常不用它,所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已经不复存在了,何况我们的生命!  相似文献   
22.
作为参加1977年高考的考生,我心中有太多的感慨.每每回忆起那段经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把参加高考当作改变我人生的转折点,为了这一天,我已经等了太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23.
人间最悲惨的,莫过于孤苦零丁、无家可归的弃儿。文学界同样如此。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一问世就成了弃儿。作者不愿意署名,不像现代人那样为了名利而去剽掠他人的成果。不知道作者,弄不清家世,便无法“知人论世”,无法确定它的主题。这就给后世的研究造成了很多难解之谜,但也因此而繁荣了文学研究事业。明代四大奇书的作者,几乎都是个问题。《三  相似文献   
24.
《薛文清公文集》二十四卷,明薛瑄撰。其流行版本有四个系统:曰诗集、曰文集、曰全集、曰全书。 诗集系统为河汾诗集,由薛(礻基)整理、阎禹锡校勘、谢庭桂锓梓者也。谢庭桂氏《河汾诗集后题》云: 右河汾诗一帙,乡先生薛文清公所作,其孙刑部主事(礻基)之所汇粹,门人国子监 丞阎君禹锡讎校之以授予者也。诗凡八卷,一千一百三十首。其篇什既多,缮  相似文献   
25.
从神话传说,到唐宋诗文、元明杂剧,以及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孙悟空的文化猿猴形象承载了越来越多的人类文化意义,最终成就了人类心灵最完美的象征七十二变是其心理活动,十万八千里斤斗云是其意念的跳跃,一万三千五百斤如意金箍棒是其元气的妙用.这心、意、气三者完美的结合,构成了孙悟空文化猿猴形象的审美典型,是《西游记》作者对于世界文化史乃至宇宙生命史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26.
孙功炎先生,幼字振黄,后字玄常,号瓠落斋,1914年1月生于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庆云桥村的一家书香门第。祖父孙清,字霞峰,清朝贡生,曾经参加修撰《海宁州志稿》,有诗文集行世。父亲孙维栋,字仰峰,清朝贡生,喜好吟咏,善长篆刻,著有《仰峰诗榷》、《仰峰印榷》。曾任庆云小学校长十余年,抗日战争爆发,迁居上海,终年73岁。母亲姚氏,本市袁化镇人。  相似文献   
27.
《西游记》100回,尽管以孙悟空来贯穿始终,为其主人公,但却以93回的主要篇幅来描写唐僧取经的八十一难。可见,这八十一难,应该是该书的主干,是作者思想的集中体现。然而,现代学者却认为这是为了凑够一个理想的数字81,而胡乱拼凑出来的。所以,向国外译介的本子,或者向少儿缩写的本子,拍成影戏的本子,总是把其中许多精彩的篇章弃置不理。这毕竟是不能让人接受的。因为任何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都  相似文献   
28.
29.
鲁迅先生为使吴承恩做《西游记》的作,便不顾事实将其“杂记”认定为白话小说;沈承庆先生要否定吴承恩是《西游记》小说的作,则将其“杂记”认定为游记。二人都有失偏颇,而吴承恩的“杂记”实是志怪传奇,与白话小说和游记无关。  相似文献   
30.
儒、释、道三教鼎立,相辅相成,争奇斗艳,从而造成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民族文化,为人类社会的思想史和文明史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章。它们已经、而且还将继续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人类在自身的进化中,逐渐形成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大社会支柱;就整个人类的实践来看,精神文明则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宗教和信仰的诞生,便是精神文明高度成熟的标志。物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实现,精神世界又是物质世界的升华;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和信仰也在发生着革命和剧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