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8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南宋文学家晁公遡的不少诗作表现了抗金复国的时代主题,反映了金人的侵略战争和南宋朝廷的妥协投降政策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同时他有更多的作品反映民生疾苦,揭露封建官府的横征暴敛,披露官场内幕和各种社会矛盾,将封建官吏的日常政务引入诗中,对宋诗题材具有明显的开拓。其数量较多的日常题材诗作,富有生活气息,以俗为雅,意趣不凡。在艺术上,晁公遡的诗歌避免了北宋后期诗歌的典奥,风格平易,反映了南宋前期诗歌逐渐走出了江西诗派的樊篱。  相似文献   
22.
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旅游地更(争)名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文章从旅游文化学的角度评价了这一现象,在地方感层面,旅游地更(争)名存在一个难以解决的文化悖论.地方感立场是旅游地命名的重要准则,更名可能削弱旅游地旅游文化的完整性,使旅游地失去应有的地方感.在文化真实性层面,旅游地更(争)名要平衡好真实性和创新性这一动态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23.
听写是语文教学方法之一,是由教师发音或朗读,学生笔录,用来训练学生听和写的能力.通常情况下,听写就是教师说一个词句,学生机械地记下一个.为了改变这传统而又单一的训练方式,以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4.
关于高职教育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定位存在两大认识误区:从纵向层次差别的角度把高职教育定位于低一等的高等教育或次高等教育;从横向类型迁移的角度把高职教育定位于学术型或工程型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清高职教育的本质,形成科学的高职教育质量观,从思想上走出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误区,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观与知识价值观,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5.
清初诗论家叶燮主张诗歌创作应多学古人,继承其"因而实创"、"能因而善变"的创作精神,"熔铸"百代,"自成一家"。其组诗《山居杂诗》融会历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和表现手法,多方面表达其澹泊之志和济世之怀,形成思深意永的艺术风貌,展示了一定的创新活力,较好地体现了其学古宗旨。其学古诗论与相关创作为处于历史困境的传统诗歌指示了一条继往开来的发展道路,二者之间的交叉研究便于发挥两方面研究的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6.
社会变革和转型呼唤思政教育的变革和转型。传统的落后错位的思政教育功能观和目标导向决定了思政课堂的吸引力、学生出勤率、认可度和满意度水平较低,思政教育实效性缺乏。只有在重构思政教育功能观和价值观的同时,探索深层制约思政教育实效性缺失的原因和解决路径,才能真正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7.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办学艰难、招生困难等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的发展策略:办有特色的高职院校,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策略实施,使高职教育最终成为高等教育中最具竞争力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28.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中,教育资源建设是一个老话题。为什么选择在这个建设浪潮看似已趋于平静的时刻重拾这一话题?原因很简单:我们想通过一种更为冷静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资露源建设的波动起伏,并试图给出资源建设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因此,本刊编辑部首先通过分析我国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梳理我国资源建设的大致发展脉络,并就教学资源的应用问题与一线教师进行访谈。访谈交流时,我们发现教师对教育资源的认识和理解与我们的预期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这引发我们的好奇,并促使我们追根究底:怎样的资源才能真正符合一线教师的应用需求?怎样的机制才能保证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于是,我们在访谈结束后,综合资源的应用现状对我国的教育资源建设给出了诚恳的分析和建议,并找到几个现阶段资源建设独具特色的案例供大家参考。正如本期专题文中所述,教育资源建设应是一个不断积累、循环上升的过程,它将随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第二次资源建设的浪潮正在孕育,我们也期待,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经历潮起潮落后,将会更加稳健![编者按]  相似文献   
29.
自2000年以来,我国“校校通”工程建设蓬勃发展。但是反思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方方面面,“建网容易用网难”仍然是近几年来各方面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随着国家政策的宏观引导,各地教育信息化建设虽然在逐步理性地发展,但是“应用难”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大家,专家对此的研究也没有大的进展和突破。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专家,都认同一个观点:网络建设,应用决定成败。一、应用“核心价值”思想的缺失“一谈到网络应用,我们总是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将用不起来的原因归咎于学校的管理机制、教师水平,或者是软件的设计不到位、安装复杂、操作烦琐等。不…  相似文献   
30.
北宋文学家晁补之在揭示诗歌的非功利本质属性基础上,张扬和倡导纯文学、真文学观念,推崇不为名利所撄的作家作品;认为好诗“未可于文字精粗间求之”,作品的质量根本上取决于作家人格境界的修养和完善。认同苏轼诗画相通的观点,又敢于提出修正意见。从理论上自觉为苏词革新张本,要求保持诗词的界限和词的当行本色,推崇闲雅蕴藉、清新自然的词作特色,词学观念逐步与苏轼靠拢。肯定散体大赋的形式体制、艺术特质和讽谏作用,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明确提出融通、变通的文艺创作思想,进行诸多打破文体界限的尝试,为其文学创作带来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