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22.
随班就读作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已走过25年的发展历程。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公报,截止2009年底,全国在校特殊学生中,有超过62%的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学习或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随班就读已经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的主体,这使得人们对随班就读的质量问题愈加重视。在我国20多年的探索中,摸索出很多有益的经验。2003—2004年教育部在全国选取100个县(区)开  相似文献   
23.
最早接触视障儿童的早期教育,是在1989年。当时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印的一本宣传小册子《Can you help me》,这本小册子以儿童漫画的形式,以视障儿童第一人称的口吻,向我们介绍如何从家庭生活开始帮助视障儿童。虽然是20多年前看到的小画册,但是现在依然能将那些画面重现出来:在婴儿床的四角吊上能发出不同声音的玩具,把家里灶台上长柄锅的手柄转向内侧固定的方向,让婴儿触摸不同的东西时一定要告诉他这是什么……这本画册让我印象深刻,后来还专门请英文好的同事翻译出来,连文带图一并发表在自己学校的学报上。之所以对这本画册念念不忘,原因有三:第一,从这里意识到视障儿童早期关怀与教育的重要性。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婴幼儿期的生活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如果一个儿童自幼失明,至少会带来感知觉和认知发展的不  相似文献   
24.
自去年《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颁布一年来,我曾多次参加关于聋校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在培训中发现,老师非常关注两门课程,一是沟通与交往课程,一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前者的关注,是必然的,因为这是聋校新增设的课程,大家都期待这门课程的实施,能够多少改变聋生因听力障碍而带来的沟通与交往的滞后。而对后者的关注,则更多地体现了老师们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深化。  相似文献   
25.
全纳教育的基本精神是“人人受教育”。强调“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一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要求“教育体系的设计和教育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与需要的广泛差异”。“有特殊教育需要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学习,这些学校应该将他们吸收在能满足其需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中”。(引自1994年《萨拉曼卡宣言》)  相似文献   
26.
孩子学习成绩中等 ,颇让家长烦心 ,为孩子成绩中等而焦虑 ,也是近年才流行起来的一种心态。孩子既然有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为什么不进一步成为尖子生 ,进入前五名 ,甚至第一名 ,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尽管家长这种想法有充分的理由 ,但无论学校声誉有多高、教师水平有多好、学生多么多么努力 ,在一个班里 ,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总占绝大多数。然而这种情况也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群体”基础。从长远看 ,孩子成绩中等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在学习、纪律上 ,“中等生”并不亚于“尖子生” ,但在兴趣爱好、特…  相似文献   
27.
李泽慧 《广西教育》2004,(4B):40-40
作文是用文字或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方式,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创造性的作文训练,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用新方式表达新思想,直抒胸臆,从选材立  相似文献   
28.
自去年《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颁布一年来,我曾多次参加关于聋校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在培训中发现,老师非常关注两门课程,一是沟通与交往课程,一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前者的关注,是必然的,因为这是聋校新增设的课程,大家都期待这门课程的实施,能够多少改变聋生因听力障碍而带来的沟通与交往的滞后。而对后者的关注,则更多地体现了老师们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深化。  相似文献   
29.
近二十年我国随班就读教师培养研究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从随班就读教师培养培训的角度,对二十年来我国随班就读教师问题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与反思,总结了研究特点,分析了研究中的不足,希望能对随班就读教师问题未来的研究,提供意见。  相似文献   
30.
“X得可以”和“X得不行”在现代汉语中都可以表达程度义,并且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两者在句法、语义、语用以及结构来源上也有很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