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教育公平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公平问题是目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热门话题,但综观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发现,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涵义和外延是什么却较少阐述,这无疑使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缺乏了根基。这里,我们以教育公平所蕴涵的本质作为切入点,在综合别人对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试图解决教育公平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对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的看法。  相似文献   
72.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施教的重要依据。正确的学生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一旦对学生评价造成偏差,或使学生骄傲自满,或使学生灰心丧气,对学生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探讨造成学生评价偏差的心理根源,对防止学生评价偏差的产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学生评价模式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学生评价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它既是一个教育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现实问题。学生评价一般由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方法组成不同的评价模式(如选拔性评价、教育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体现出不同的教育评价功能。就学生评价模式而言,应把选拔性与教育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的需要与个人的需要得到有机统一,对学生实施发展性评价,以便更好地促进社会和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4.
教师角色失调现象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套权利和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整个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1]。一个人生活于社会中,扮演着一种或多种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标志。但是,人在角色扮演中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相似文献   
75.
阐述了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意识,即从结果上看,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表现为概念、命题与理论的创新;从过程上看,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则意味着发现问题的批判思维、求解问题的发散思维与论证答案的聚合思维的有机统一。指出了当下研究生创新思维的阻隔,即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主要遭遇着“无问”的尴尬、“无解”的煎熬与“无路”的迷茫等阻隔。认为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育需通晓学科历史,学会学术提问;锁定研究问题,发挥人的想象力;绘制概念导图,澄清论证思路。  相似文献   
76.
校长管理学校既要“理”治,也要“情”化。“情”“理”并举,方是学校管理的秘诀。然而,有些校长只注重了规范管理,强化了“理”治,却忽略了情感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其现实表现是校长对教师的领导只是行政权力的约束乃至控制,其自身的亲和力不大,致使教师产生离心力,学校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那么,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如何增强自己的亲和力呢?请校长自测与反思一下自己在下列方面做得如何?  相似文献   
77.
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既是教育研究者进行教育科研的方法,也应是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方法,且因其关注教育的日常生活、阐发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等特征而更加适合教师。  相似文献   
78.
我国教育理论的演化与推进,深受国外教育理论的影响乃至制导。因此,在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不时会对那种过分依赖、仰仗国外教育理论鼻息的寄生现象进行批评,且试图摆脱这种依附、寄生的现象而谋求教育理论的本土化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教育理论的建构与成型始于国外教育理论的引进、介绍与改写。当今,国外教育理论输入的数量与速度也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79.
教育学应该怎么上--一种新课程价值取向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对教师素质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若用新课程价值取向审视现实的教育学教学,则会发现其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教学评价上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难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育学教学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转知成识,变“知识教育”为“智慧教育”;重构教材内容,增强实践品质;转变教学方式,变“知识课堂”为“生命课堂”;转变评价方式,变“甄别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80.
学生评价偏差的心理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施教的重要依据。正确的学生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一旦对学生评造成偏差,或使学生骄傲自满,或使学生灰心丧气,对学生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探讨造成学生评偏差的心理根源,对防止学生评价偏差的产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