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此文从两个层面展示了"我"要"道谢"的原因:第一,细心周全——"他还是每天准时坐在村口那块青石板上等着我";第二,不图答谢——"他一直没有正面看过我"。  相似文献   
12.
同你们告别的日子,像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一样日日递减。为此,我的心在秋收的季节,却渐渐生出失落的感觉。看着你们如牛犊般一日日高大健壮起来,看着你们如芙蓉般一天天娇美红艳起来,看着你们为追逐天际那朵所爱的云彩正振翅欲飞,我在偷偷地预备着给你们送别的同时,也在暗暗地为你们祈祷祝福!  相似文献   
13.
李锡琴 《师道》2004,(8):44-45
毅然决然地要走读书这条为生之路,是在我十五岁那年。偏远的农村学校为我的人生节约了三年读书时间,城里孩子十二年上的学,我只用了九年。高考却因嫌弃我的英语成绩而不肯赐予我高校录取通知书。于是,高中毕业年仅十五岁的我,开始扛着锄头背着竹筐跟在大人身后到山前山后出工。白天。我拼命地抡锄挥刀,在大人身后亦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全国高考已经尘埃落定,新一届高三的师生们又在冲击2004年高考的征途中厉兵秣马。然而,针对已经成为历史的2003年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许许多多的教师以及其他语文工作者还是给予了太多太多的关注,近一段时间投往编辑部的关于2003年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的几千份稿子便是明证。为了从今年的语文试题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洞察命题者的新思路,分析明年命题的新走向,也为了给来年的高考命题组反应一些广大教师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从大量来稿中撷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分“献疑篇”、“礼赞篇”、“对比篇”、“启示篇”辑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11月,无论是从百度,还是从google的搜索量数据来看,位列被搜索榜前两位的人物一位来自政坛、一位来自影坛。他们凭借巨大的影响力,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刮起一阵旋风。他笑容灿烂,一脸帅气,颠覆了美国总统传统的严肃形象;他出身草根,却在强手如林的政治舞台上,以绝对优势获得了成功;他在一夜之间成为无数人的政治偶像……他就是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他早在35年前就是享誉中外的功夫巨星;他的血性,他的英雄气质和他传奇的一生,使他拥有了大批的崇拜者;根据他的人生经历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创下了央视八年来最高的收视纪录……他就是"功夫之王"——李小龙。本期就让我们走近创造了无数传奇的他们——奥巴马、李小龙。  相似文献   
16.
近日,某报报导了一位8岁小女孩的父亲不让孩子参加学校的任何考试的故事,看后心里不禁涌起悲怜的感觉来。悲其父因不明智而偏激的行为,怜孩子小小年纪却受着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之所以说这位父亲是偏激的,是因为他把应试教学等同于一切为了“分数”的应试教育了。应试教育与教育的真谛相悖,也理所当然的应予以反对与抨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取消学校里的一切考试。父亲想让孩子生活得快乐,这是正确的。但这也不意味着让学校取消各种考试,来迎合学生不想接受压力,不想参与竞争,不想体验成败的畏难心理。任何人所生活的环境都不可能随心…  相似文献   
17.
陶冶爱美情趣四川梁平师范李锡琴如何陶冶孩子们爱美的情趣,于美中教美呢?教师必须做到“四美”:一、教态美教师塑造美的教态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愉悦感.教师美的教态应该是:亲切和蔼,情绪饱满,仪表端庄;打扮雅而不俗,新而不奇,朴素大方;举止稳健而不阴沉,大...  相似文献   
18.
很多进入高三备考的学生都懂得,要在考场上快速完成作文,必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否则,“无米下锅”哪能做出白米饭来。但是,也有不少学生花费了不少时间与精力积累了大量素材,却在写作时,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这些素材,也就是说,他们缺少运用素材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9.
《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这时虽是十月天时,但北国奇寒,这一日竟满天洒下雪花,黄沙莽莽,无处可避风雪。三百余人排成一列,在广漠无垠的原野上行进。正行之间,突然北方传来隐隐喊声,尘土飞扬中只见万马奔腾,无数兵马急冲而来。  相似文献   
20.
李锡琴 《新高考》2004,(7):14-16
2004年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列入了必考内容。为帮助考生们复习迎考,本文谈谈标点符号中句末点号使用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