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离2011年高考只有三个多月了,此时,同学们一般都结束了语文的一轮复习,进入以模拟套题训练为主的第二轮综合性复习了。如果说,在一轮复习主要是让同学们熟悉考纲考点,积累基础知识,掌握各考点各题型的答题思路与方法的话,那么,第二轮复习则更具模拟性、仿真性。  相似文献   
52.
赞美英雄     
当人们在向预定的目标前行的途中因畏难而退缩时,或者在强者面前甘心示弱时,就会用这句话作自己心灵的安抚剂:不以成败论英雄。然而,每每听到这句话,就让人想起鲁迅笔下,那个被人痛打一顿后,躲到旮旯里去悄悄对自己说儿子打老子的阿Q。  相似文献   
53.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个让中国的锦绣蜀地天昏地暗的日子,这是个让举国人民揪心痛楚的瞬间,这是个让所有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儿女爱心凝聚的焦点,这是个让那么多原本平静如水的心煞时成了多情善感的诗人的时刻。  相似文献   
54.
在考试中,能把记叙文写好,必然会出类拔萃。而写人物的记叙文,其动作细节描写,尤能让人物鲜活起来。 还是先来品读两则经典的人物细节刻画:  相似文献   
55.
一、淡化概念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勤奋学习的巨大动力,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好”和“乐”、“趣”和“爱”,是作文教学成功的良好开端。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习作意义和方法,淡化写作概念,激发写作兴趣,使之觉得作文是自己的朋友。怎么想就怎么写,说什么便写什么,对作文产生亲切感、愉悦感。产生兴趣是消除心理障碍的前提,因为浓厚的兴趣决不会和恐惧障碍心理形影相随,相伴而生。  相似文献   
56.
上完两节连堂课,我回到办公室给几个同学点评作文.晓龙同学把一瓶橙子饮料放到我的办公桌上,只说了一句"给你,李老师".我诧异地抬起头,还没来得及和他说话,他就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57.
《想起梵高》是一篇贴在“明日论坛”上的网文,我一贯对网文多有挑剔,但对这篇杰作,却不得不被其所吸引、所感染,因而不得不产生共鸣,并为之称美。“愤怒出诗人。”是的,中国的历史制造了太多的“愤怒”,因而造就了无数优秀的文人墨客,自不必例说。而《想起梵高》一文则告诉我们,是“孤独”造就了梵高。文中说,梵高与十九世纪法国重在表现客观真实的印象派画家格格不入,而是力图用色彩来表现自己,表现自己的精神与意识,因而,他被朋友、亲人、爱人所抛弃和鄙视,但他仍然执着地爱着自己,爱着生活,爱着他身边的人。那些被虚伪的世界禁锢了思想…  相似文献   
58.
《辞海》对寓言这一概念的定义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结构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非生物。主题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寓言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相似文献   
59.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沉积,以文字的形式光耀于世。祖先们创造的文字及语言表达形式,以文言的独特风格,展示出古色古香的典雅。学习古诗文,不只是阅读,更是一种欣赏,一种审美。在浩瀚的古诗文里作一次长途的穿行,我们会有身临阆苑之感,扑面而来的是一朵朵仙葩异  相似文献   
60.
我们留恋着世界,留恋着人生,是因为世界那么缤纷,人生那么绚丽。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发现和感受得到世界与人生的美之所在,虽然美原本就存在着。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美,美它源于心中的感动。只有带着感动之心出发的人生,才会欣赏到满程的花香鸟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