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对澜沧江下游干流罗梭江的鱼类进行了调查,采集到标本5765号,共46种,分属4目10科37属.鲤形目鱼类有31种,鲇形目有10种,鲈形目4种,合鳃鱼目只有1种.与历史记录相比较,鱼类的种类由73种减少为46种.采集到在《中围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中列出的裂峡鲤(Hampala macrolepidota),角丕(Bagarius bagarius)和湄南缺鳍鲇(Kryptopterus moorei).罗梭江鱼类区系是以喜温的“老第三纪类群”中的热带河流和泛洪平原鱼类为主要成分,为典型的东南亚热带鱼类区系类型.南拉河鱼类面临过度捕捞、水质污染、外来种等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集滇池水华及湿地水体水样进行微囊藻毒素的提取,通过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试验,检测经湿地净化后水体和滇池水华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对动物的影响.比较得知,滇池水华水体中的毒素浓度较高,为高毒水体;湿地外周水体毒素提取液的毒性较水华水体低得多,为有害水体;而湿地净化水体毒素提取液则表现为无毒性.结果表明,湿地对滇池水体的净化具有明显作用,对滇池水生生物及周边动物及人类健康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彝药海枫藤镇痛功效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枫藤Marsdenia officinalis TsiangetP.T.Li为云南彝族地区常用草药,用醋酸致痛法研究不同浓度的海枫藤茎叶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海枫藤茎和叶的水溶性物质中含有镇痛作用的活性物质,并具有剂量依存关系,且该物质在叶中的含量较高.应进一步进行海枫藤提取物镇痛活性成分的追踪研究,以期获得高活性的镇痛新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滇池微囊藻毒素对小鼠肾脏的损伤作用,以滇池水华水样提取微囊藻毒素对小鼠进行连续灌胃,然后取其。肾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后对小鼠肾脏组织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小鼠肾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但肾小管因细胞脱落而结构不完整,细胞间隙有炎症细胞浸润.表明肾脏可能是微囊藻毒素的靶器官,微囊藻毒素通过破坏肾单位的结构,影响其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选取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干流和部分支流,对鱼类种类数与水文及流域特征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特有种类数与鱼类种类数呈极显著性正相关;鱼类种类数和特有种类数的绝对数与干流长、流域面积、多年平均流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全部种类数和特有种类数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保留了多年平均流量、含沙量以及流域面积和含沙量.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第1和第2主成分分别反映了不同水域中鱼类相对数目、绝对数目与流域的水文特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云南省鼻蛭(Dinobdella ferox)分布概况的调查和标本采集,初步探明鼻蛭在昆明、楚雄、红河、思茅、西双版纳地区均有分布.实验室内用鼻蛭幼体分别对家兔、大白鼠、家鸽、牛蛙进行感染实验,结果表明:鸟类、两栖类不是鼻蛭的寄主,即使人为地进行感染,鼻蛭也不能正常生长;鼻蛭仅以哺乳动物为寄主,寄生于寄主鼻、咽腔内的鼻蛭生长迅速且呈递增趋势,在感染一个月内,蛭体重增加可达200余倍.鼻蛭的寄生会对其寄主造成严重危害,应加强对鼻蛭危害的重视,并对其分布、生活史及防治开展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7.
脑科学简介     
脑科学是以大脑作为研究对象的各门学科的总称,它研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大脑与行为、大脑与思维的关系;研究大脑的演化、大脑的生化组成、神经网络及其规律.脑科学的分支学科包括大脑解剖学、大脑生化学、大脑电生理学、大脑发育学、思维生理学等.脑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揭示这块高度复杂而有序的物质是怎样进行工作的.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质,为了搞清大脑如何产生意识的机制,许许多多科学家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就认识到理性、智慧产生于大脑.希波克拉底通过解剖,肯定了脑是思维的器官.近代科学的发展,人类开始研究大脑损伤后的功能变化,从而发现了语言区、运动区、感觉区等大脑定位区域,创立了大脑功能定位学说.现代脑科学迅速发展始于本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之交,澳大利亚学者埃克尔斯利用微电极研究神经元的电信号,揭示了神经元的电特性,并用微电极研究突触的工作机制,创立了突触学说(synapse),从而在神经科学中立下了一个划时代的碑石.加拿大学者潘菲尔特利用电刺激法研究大脑的功能定位.美国学者斯佩里研究胼胝体切割的裂脑,发现大脑两半球不同的思维特点和相互关系,证明左半球长于逻辑思维,右半球长于形象思维,左半球长于语言和意识,右半球长于辨认和情绪反应.  相似文献   
18.
用醋酸致痛法和耳肿胀法研究海枫藤茎叶提取物镇痛和抗炎作用,确证其是否含有具镇痛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海枫藤茎、叶的水提取物均能明显降低小鼠扭体次数,且叶水溶性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好并具有剂量依存关系,同时叶水溶性提取物在较低剂量时就可达到良好的抑制耳肿胀效果,而且海枫藤中具有镇痛抗炎的活性成主要存在于叶中.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湿地水体水样中惠氏微囊藻、铜绿微囊藻和绿色微囊藻的培养,检测经湿地净化后水体和湿地外周水体中微囊藻数量变化.比较得知,经湿地净化水样中的蓝藻细胞总数的上升趋势明显低于湿地外周水样.3种微囊藻的繁殖速度,在湿地外周水样中为: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绿色微囊藻,铜绿微囊藻为优势种群;在经湿地净化水样中为:惠氏微囊藻≈铜绿微囊藻〉绿色微囊藻,3种微囊藻的比例与培养前相同,且优势藻群并非微囊藻类.结果表明,湿地能有效改变微囊藻的繁殖速率和水体中藻类的优势种群,明显抑制水体中的蓝藻数量,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