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1篇
  2023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17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请改造我们的课堂用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高明 《河北教育》2008,(12):42-42
很多教师常常凭着惯有的言语方式随心所欲、漫不经心地使用着课堂用语。如同鱼在水里游但从不知分析水的化学元素,我们“生活”在语言之中也很少有人回首品析“教师课堂语言”。于是,我们几乎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一些习惯成自然式的课堂惯用语。  相似文献   
72.
沉默的旨趣     
沉默的意蕴在于“于无声处听惊雷”,超越语言的束缚,在无声中见到无限。我们真切地明白这么一个简单而丰富的道理:对于心灵的沟通,语言是一种联通的方式。如果除却语言的樊篱,生命的融通可能更无挂碍,更无阻隔。然而,我们经常读不懂沉默。有时,面对沉默我们显得手足无措。在许多人眼里,沉默如无法化解的冰山,或如无以驱散的阴影。  相似文献   
73.
心灵的解放     
阅读是心灵的解放 很久以前,我就深受朱永新教授倡导的"书香校园""阅读让我们的精神挺立起来"等理念的影响。这么多年来,一页一页地读书,一天一天地读书,可以说我从朱永新的思想言论中汲取了不少力量。从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团队中看到了他们"独立特行"的操守,"顶天立地"的襟怀,超越尘埃、精神高翔的理想与坚持。  相似文献   
74.
英国著名作家戈尔丁的《蝇王》引发我深深的思考:人的本性是善是恶?孩子的本性是善是恶?恶是怎么产生的?面对复杂的人性,教育何为?  相似文献   
75.
倾听使我们彼此靠得更近,倾听并不是掏空各自的灵魂来迎纳对方,而是互相理解与尊重彼此灵魂的独立、脆弱与高贵.倾听是生命的自我凝视,反求诸己是其重要的功课.教师要学会倾听来自学生的信息,并感受自己意识的跳跃与生命的波荡.教育教学中真诚的倾听是一种内在的生命对话.  相似文献   
76.
这是个宜于心情发芽的静夜。这是本宜于思想发芽的书。凌晨的清寒无法冷却沸腾的血液,从文字的深处汲取生命的热力,如置身于红泥小火炉旁,暖然似春。这一刻,我对黄克剑先生所说的“书中自有存活的灵魂”这句话笃信无疑。自翻开这浅蓝色封面的一刹那,几乎是整整一年的光阴在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的世界里徜徉。  相似文献   
77.
翻开阿莫纳什维利的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如同仰聆一阙又一阙的课堂教学的乐章,回环复沓,旋绕于心。许多平日里久久无以参透的教育教学问题,总是不经意间,沿着他的思想的辙痕找到了一种更为开阔的理路。被不断充实的内心,隐隐有了直面课堂的更大的勇气与信念——将教育创造的灵感如闪电般放射于你的眉睫之前。  相似文献   
78.
课堂教学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互动与感应,是一种心灵与精神的创作.不管是知识的授受、能力的培养,还是智慧的互启、生命的点润,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分享与共生.  相似文献   
79.
对话不是单纯的语言之间的流动,更不是简单地以语音来填充沉默的时空,而是一种心灵相激、智慧相荡、灵魂相融的生命的共享与共生的过程。随着对话及对话教学的倡导,几乎所有的人一谈到课堂教学就要贴上对话及对话教学的标签。然而,大家对于对话及对话教学基本上是处于只闻其名,不知其实的状态,在一些粗陋肤浅  相似文献   
80.
林高明 《师道》2010,(5):16-17
一、教学反思何以流于形式许多学校教师的教学反思为什么会流于形式呢?究其根源,这里涉及到教师反思的心态及内动力的问题。按理而言,反思如果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去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