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81.
17、18世纪,中国艺术品风靡欧洲——这场由法国宫廷主导的“中国风物热”将中欧贸易推向高峰;中国纹章瓷则是中国外销艺术品洪流中一朵璀璨的浪花。  相似文献   
82.
他虽然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但却获得过许多令人羡慕的成绩和荣誉:全国政治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湖北省政治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湖北省优秀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他先后被多家出版社特聘为教材培训专家;他还是武汉市中考思品学科命题组成员……  相似文献   
83.
2012年,欣逢《中政参》40华诞! 40年的峥嵘岁月,40年的燃情岁月,40年的铿锵岁月,40年的奋进岁月。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你——我们亲爱的作者和读者朋友!  相似文献   
84.
2012年,欣逢《中政参》40华诞!40年的峥嵘岁月,40年的燃情岁月,40年的铿锵岁月,40年的奋进岁月。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你,我们亲爱的作者和读者朋友!因为有你,我们一路风采一路歌!因为有你,我们一同采撷政治教学的风景,不由想起苏轼之句,"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  相似文献   
85.
江凌 《今传媒》2010,(3):112-116
什么是新闻史?什么是历史研究的内涵?中西学者有不同的回答。戈公振先生曾说:"所谓报史者,乃用历史的眼光研究关于报纸自身发达之经过,及其对于社会文化之影响之学问也。"[1]知名新闻史家方汉奇认为,"新闻史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86.
作为美国宇航局(NASA)资助的数字图书馆项目之一,“可视地球”(Visible Earth).数字图书馆旨在免费向公众提供有关地球科学的图像、动画以及其他的可视化信息,该馆面向学生、教育工作者、科学家、商业人士等,为用户提供了五彩缤纷的可视化地球资源。文章从资源组织、服务特征、技术特征等方面对VE做了概要评述,同时给出了笔者的评价与建议。  相似文献   
87.
江凌 《出版科学》2010,18(1):10-13
出版业是整个社会文化事业的一部分,与其时代文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清代前中期,儒家理学思想得到复兴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出现了大总结局面,朴学繁荣,名家辈出,群星灿烂,学术空前繁荣。在清代文化专制政策统治下,由于文化的繁荣,传统出版业出现了不衰反荣的奇迹。  相似文献   
88.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新闻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融合化。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21世纪新闻传媒业至少需要专家学者型、媒介融合型、经营管理型、新闻(传媒)策划型、技能应用型等五类新闻传媒人才。然而,以系科单面化为主导的传统新闻传媒教育模式弊端凸显,所培养的单面化人才难以达到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在以“通识”为体,“专业”为用,“体”“用”融合的新闻传媒教育理念背景下,通过制定多层次、有级差的培养目标,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优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增设“经典原著”课程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等途径,有望培养出“体”(通识)“用”(专业)融合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89.
江凌 《新闻传播》2009,(9):6-12
在目前的新闻传媒教育中,培养“历史的记录者”“社会的守望者”“文明的推动者”已成为三个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为此,新闻传媒教育正由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教育转变,从侧重技能训练向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转变.在加强知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文理渗透:强化应用的教改思路指导下,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成为新时期传媒教育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新时期的新闻传媒教育指导思想是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人才。那么,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呢?  相似文献   
90.
编辑发现是潜意识与显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潜意识认识虽然是不知不觉的,但它作为思维活动,仍要运用头脑中已储备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进行思维。知识广博、信息密集、材料丰富,才能更好地进行有意识思考,产生奇妙的联想,甚而达到顿悟或灵感进发的境界。潜意识的获得离不开显意识的活动,显意识活动为潜意识活动提供了思维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