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8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凡事皆有“道法术”,语文教育也如此。道生法,法生术,术服务于法。因此,语文教育要“道明”“法当”“术精”。下面我就道、法和术三个层面谈谈我的语文教育观。“道”是事物的本源,“法”是方法,“术”是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72.
关于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问题,经过长期探讨,似乎早已解决,但考察有关论述及语文教学现状,就不难发现,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还存在着不少模糊认识和背谬作法。 一般认为,语文教学除教学生学好语文之外,还有以下几项任务,因为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因为语文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语文教学要进行思维训练;因为语文是一门美育因素很强的学科,所以语文  相似文献   
73.
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形成和发展轨迹□武汉洪镇涛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它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呢?1.我在学生时代,对语文老师一讲到底和烦琐分析教材的作法十分反感,从不认真“听讲”,倒是在语文课堂上偷...  相似文献   
74.
问:请介绍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答:作者亨·特罗亚(1911—)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法兰西学院的院士。他的短篇小说篇幅不长,但情节紧凑,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充满幽默感,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较高的艺术性,因而深受法国读者的欢迎。问:请说说这篇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答:这篇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但也经历了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阶段。故事的发生(从开头到“厄泰尔普太太  相似文献   
75.
四十初度漫沉吟,历尽风云庆晚晴。岁月蹉跎成恨事,笔耕哪敢计晨昏?这首小诗写于1978年,那正是浩劫刚过曙光初现的时候。诗写得不怎么样,但比较真实地道出了我当时的心境。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稀里胡涂地混了四十年,历尽坎坷,不堪回首,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岂非恨事?然毕竟侥幸熬到了黑夜的尽头,盼来了光明,虽是“晚晴”,但还是值得一庆。庆幸之余,想到的就是要把逝去的光阴追回来,立足于现实,立足于所在  相似文献   
76.
三、“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的构架与方法(一)抓住一个根本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是进行思想教育吗?不错 ,语文教学有思想教育任务 ,但是思想教育不是语文课特有的任务 ,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不是都有思想教育任务吗?可见 ,思想教育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进行思维训练吗?不错 ,语文教学有进行思维训练的任务 ,但是思维训练也不是语文课特有的任务 ,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 ,不是都有思维训练的任务吗?可见 ,思维训练也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进行审美陶冶吗?不错 ,语文教学有进行审美陶冶的任务 ,但是审美陶冶也…  相似文献   
77.
语文教学百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一下语文教学百年来走过的道路,将有助于语文教改事业的推进。○1903年,清政府颁布《学务纲要》,语文独立设科(国文),其内容为经、史、子、集,语体为文言,编排为文选型,即基本沿袭传统的私塾教育。○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把语文教学的任务平列为以下几项:①理解语言文字:“通解普通语言文字,略解高深文字”。②作文:“使作简易实用之文”,“能自由发表思想”。③知识:文字源流,文法要略,文学史大观。④思想教育、智力开发:“启发智德”。⑤培养兴趣:“涵养文学兴趣”。⑥习字。应…  相似文献   
78.
我与《中学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70年代末,正当我致力于语文教学改革亟需先进语文教育思想导引之际,《中学语文》发表了叶老圣陶先生的题词。叶老教导我们:"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叶老的话,如同一盏指路明灯,使我看清了教改的方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过认真的探索,我于80年代初提出了"变讲堂为学堂"(具体为"变全盘授与为拈精摘要"、"变滔滔讲说为以讲导学"、"变默默聆受为研讨求索"等三变)的主张,实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着力于解决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79.
语文姓“语”。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就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我们学语文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语言”。这里所说的“语言”,不  相似文献   
80.
文言文是古人(除个别例外)用古代通行的汉语书面语写下的文章或作品。学生学习文言文,既有语言障碍,又有时代隔膜和思想距离。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都是以教师串讲为主要方式。以为只有讲,才能使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消除时代隔膜,领会古人的思想感情。殊不知作为一种语言的学习,光靠听取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学好的。要想收到好的效果,必须让学生多读多练,而“读”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所说的读,主要指诵读。所谓诵读,就是出声朗读,并熟读成诵。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应当予以继承的。当然,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