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笔者采用观察、召开座谈会、深度访谈等多种方式对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的教育局、幼儿园、中小学校的双语教育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喀什、和田地区双语教育存在推进速度过快、缺少语言环境、双语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教学模式选择有失实际、双语教材建设缓慢、双语教育质量较低等问题和困难。文章在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2.
教育人类学在国外已有长足的发展,在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己走完学科萌芽阶段,正由非学术化阶段开始步入学术化阶段.中国"书斋式"教育研究存在诸多弊端,而人类学注重实证,强调"参与观察"的田野工作恰恰对医治这些通病起到建设性的"文化治疗"的作用.人类学田野工作对教育研究的启示有三:扩大教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充实教育研究的方法及视角和丰富教育研究的解释意义.  相似文献   
33.
面对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主义的发展趋势,人们开始思考: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如何既能保留文化传统,又能分享现代化成果?此访谈录将有助于对以上问题的了解与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4.
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构成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构成及现状哈经雄滕星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有其特殊性,并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客观因素:民族与文化的多样性。中国有56个民族,共中55...  相似文献   
35.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所谓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一般是指在多民族国家当中,为保障持有多种民族文化背景者特别是少数民族和移民的子女,  相似文献   
36.
一 教学评价是一个过程,教学评价规律就是教学评价过程诸因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便是遵循了教学评价的规律;反之,就是违背了教学评价的规律。因此本文认为,要想揭示教学评价的特殊规律,就必须抓住教学评价过程诸因素之间本质的内在联系或关系。那么,教学评价哪些因素之间有本质的内在联系或关系呢?  相似文献   
37.
党和政府一直对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采取“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政策,其中包括民族高等教育的优惠政策。有学者根据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指出了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优惠政策面临的新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我想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来谈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几个问题。我谈这样三个问题:一是民族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公正问题;二是高等教育中的“预科”问题;三是贫困地区大学生无力承担大学教育费用的问题。关于民族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公平问题。我国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到底是谁的优惠政策?到底是依据什么标准来制定的优惠政策?民族地区教育优惠政…  相似文献   
38.
2003年7月17日至9月15日,笔者应台湾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所长黄应贵研究员、庄英章研究员、潘英海副研究员的邀请,赴台湾地区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台湾少数民族社区变迁与学校双语、双文化教育的人类学田野工作,现将田野工作概况简述如下,以飨读者。一、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1 研讨活动在台期间,笔者主要的研讨活动有:拜访各大学研究机构及学术团体有关人士,听台湾政治大学民族学系“原住民族”语教文推展中心林修澈教授及其小组成员介绍台湾少数民族的语言现状、文字创建、母语教材编写等情况;与台湾师范大学张建成教授、谭光鼎教授、洪泉湖教授等…  相似文献   
39.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滕星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是一项集教育学、语言学、民族学的跨文化、跨学科的系统研究工程。因此,中国民族学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论、思想、观点都势必会对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  相似文献   
40.
民族地区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因而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是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需求。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具有多元民族文化背景的民族院校进行跨文化学习和生活,文化适应能力成为其信息素养构建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借助文化适应理论,依据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问卷调查和个体深度访谈的数据分析结果,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中的态度倾向、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归因分析。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建构与其文化适应意识、能力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前的信息素养文化资本较弱,入学后普遍对信息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呈现积极态度;民族院校开设的信息技术等公共必修基础课程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信息素养提供了重要帮助,校园网络、在线网络课程、同伴间的互相学习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适应和信息素养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民族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环境亟待完善。最后,本研究基于文化适应的学习环境,提出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路径:(1)在意识观念上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意识教育;(2)在技术知识上不断完善民族院校的信息素养教学改革;(3)在组织管理上加强民族院校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