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正>又是一次学习校本课程"蚯蚓的再生"一节课的时候。在上课前一天,我带领初一(2)班生物实践小组的4名学生来到学校附近的明御河边的树林里,这是我提前找好的采集蚯蚓的地点,我告诉学生挖掘时要仔细,尽量不要伤到蚯蚓和破坏草坪,挖掘后要复原等事宜后,我们就分头行动起来。由于天比较干旱,不好挖掘。蚯蚓也不太好找,加之学生又比较急躁,很长时间才挖到几条小蚯蚓。  相似文献   
12.
实验教学是让学生探究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新课改的有效途径,初中生物新教材指出"生物学是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当前生物实验教学正面临着更新教学理念和实现现代实验教学手段以及增加实验自主探究性等多重任务功能,其重要性已越来越被广大生物教师所见识.  相似文献   
13.
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是智能技术驱动教育服务智能升级的关键力量,是实现大规模个性化教育的重要驱动。然而,目前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的研究与实践仍未成熟,难以满足学习者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个性化需求。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的主流推荐框架包括基于机器学习、基于进化计算和基于知识图谱三种方式,具有不同的模型机理和适用的教育场景,经历了起步探索、预测推理、改进优化和融合创新的技术演进历程。其对教育的价值导向体现在赋能课堂教学、助力因材施教,优化在线学习、驱动服务升级,支持场馆学习、增强智能感知,改善游戏学习、优化交互体验,为破解大规模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应用难题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及深入应用,未来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呈现四大发展趋势,即关注信息要素的深度融合、迈向全方位多尺度的形式化建模,融合多种技术优势、构建以知识为主导的高性能推荐框架,注重可视化呈现和动态感知、推动个性化服务模式的优化升级,重视全景性应用策略研究、促进推荐技术与真实教育情境的紧密耦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高产、稳产、抗倒伏、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种垦豆38号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高产稳产性分析。垦豆38原品系代号为垦08-9007,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于2003年以垦丰16为母本,合丰48为父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相似文献   
15.
神奇的"数学家" 向日葵花盘上的葵花子排列得井然有序,其实这种排列是按照对数螺旋线排列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认知语言学与英语语法教学相结合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国外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理论探讨阶段和实证研究阶段。国内的研究呈现出三个特点:1.大部分研究是从总体上介绍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2.有些研究详细探讨认知语言学中的某个理论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3.也有针对某个具体语法点开展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作为新兴的语言学流派,为我国面临困境的英语语法教学带来新的启示。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阐释语法规则背后的认知理据性,多结合学生自身的经验强调语法规则的认知体验性,另外还要多加强英汉语言文化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5·12"特大地震灾后的恢复重建当中,我参加了江苏省第一批赴川支教的队伍,于七月到达四川地震重灾区--绵竹南轩中学,任教初中生物.  相似文献   
19.
目前,有关意义类型划分的理论都有美中不足之处。章首先介绍并分析了几种这方面最流行的理论,继而提出笔的划分思路。意义类型的划分应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首先按照语言的横向层次,把意义划分为词素意义、词汇意义、短语意义、分句意义、句子意义和篇章意义;其次按照纵向层次,把意义划分为基本意义、情景意义和社会化意义;最后按照意义传递的媒介,把整个意义系统分为语言手段意义和非语言手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目前传统流动人员流动现状及其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好该项工作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