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教育   97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写作过程中,材料的组合不外三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多见于记叙文,说明文中有一些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议论文中比较少见。议论文离不开逻辑顺序,在复杂的记叙文,特别是由几个事例组合的记叙文(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材料大抵也遵照逻辑顺序排列。按空间顺序排列的文字可以独立成篇(如游记之类),但常常是一篇文章的组成部分,为记叙、说明、议论服务。因此,空间描写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52.
伊人宛在———悼志公先生章熊噩耗传来,我匆匆赶到人教社。在遗像面前不能自持,反倒是国风劝慰我。和遗体告别那天,我正接受医院检查,终未能见到最后一面。当时,我已写完《沉思录》,意犹未尽,又写《21世纪的展望》。两稿都谈到志公先生。《沉思录》连载尚未结束...  相似文献   
53.
修辞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勿庸讳言,我们的修辞教学确有不少亟待改进之处。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章熊先生最近就修辞教学问题撰文,分析根源,探索出路。本刊特向读者推荐。因原文较长,征得作者同意,本刊有所删节,并分期连载。文章题目原为“关于‘修辞格’与修辞的反思”。诚挚欢迎读者,尤其是中学第一线的教师,就修辞教学的改进及相关问题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54.
《说文解字》认为“世”字是由三个“十”组成的 ,意思是说三十年为一世。这当然不是指生死轮回 ,而是指新陈代谢。古代社会发展缓慢 ,今天的发展快得多。据学者们的分析 ,现代社会大约每十年在观念上就要出现一次层迭 (generation) ,或者称为“代”。这本论集的作者  相似文献   
55.
四、句子的组织(2) 199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25、26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一句不好的译文,然后回答25-26题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剧场的禁令.  相似文献   
56.
语言学习理论所研究的,是人们学习语言的规律。大家发现,人们学习语言所遇到的问题和语言学所研究的问题是两码事。比如“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究竟是单句还是复句,语言学家们至今还争论不休,可是说这样的句子,没有人会感到困难。让学生在这些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地方花费很多气力又有什么意思呢?人们常说的“教学”这个词固然反映了“教”与“学”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它多少还反映着一些旧的观念,就是把“教”放在首位。针对这  相似文献   
57.
语文教学沉思录(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语言运用的不同层面也是在30年代,关于语文教学的性质,叶老说过下面的一段话:国文这一科,比较动物、植物、物理、化学那些科目,性质含混得多。有些人认为国文这一科并没有什么内容,只是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而已。但是有些人却以为国文科简直无所不包,大至养成民族精神,小至写一个借东西的便条,都得由国文科负责。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种种的看法,各有不同的认识。如果一百位国文教师聚在一起,请他们各就自己的见解,谈谈国文科究竟是什么性质,纵使不至于有一百个说法,五十种不同的见解大概是有的。对于动物、植物、物理、化…  相似文献   
58.
几点想法     
李培永同志提供了一些令人感兴趣的数字,但仅有数字而缺乏具体分析,还不能说明问题,只能引出一些想法。所谓“缺乏具体分析”,主要是指缺乏这批学生入学时的情况介绍,没有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就很难估计他们进步的幅度以及取得进步的原因。但是这些数字表明,这些学生的语文能力已经达到了今年高考学生的平均水平。如果扣除三、四、六这三题的相比数字,可以说他们已超过了平均水平。再从总分情况看,70分以上  相似文献   
59.
两种评分方法调查报告──大规模考试作文评分研究系列之二章熊关于作文评分的方法,国际间两大学派争论不已。一派主张综合评分,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另一派主张分解评分,认为“对事物只有进行因素分析,认识才能深化”。各持一端,争论不已,孰是孰非,只有经...  相似文献   
60.
1991年8月2日至4日,全国中语会在旅顺举行了第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会,会上共评出一等奖三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六名。这样的活动,许多地方已经举行过,在全国尚属首次。对于这样的活动应该怎样认识?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应该怎样进行评估?这是一个很富有现实性的研究课题。这些,准备结合这次活动的评估方法作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