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教育   97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1991年8月2日至4日,全国中语会在旅顺举行了第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会,会上共评出一等奖三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六名。这样的活动,许多地方已经举行过,在全国尚属首次。对于这样的活动应该怎样认识?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应该怎样进行评估?这是一个很富有现实性的研究课题。这些,准备结合这次活动的评估方法作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62.
(三)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变化最迅速的时期,生理变化如此,心理亦然。此时的学生们产生了“成人感”,他们力图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世界,也力图用“成年人”的语言(纯熟的书面语)去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心理变化从初中就已经开始,下面的句子正反映了这种心态:  相似文献   
63.
三、句子的组织(1)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里有这样一道题: 根据下面的内容,用一个长单句,为"遗传"下定义.  相似文献   
64.
人们终生都在学习语言,都在积累语言材料,只是这种学习与积累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说到这里,人们会问:既然如此,学校为什么还要开设语文课呢?原因有两个:第一,尽管人终生都在学习语言,但这种学习是发展不平衡的;在人的一生中,有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机,中学就是这样的一个时机。第二,如果把这种自发的学习变为自觉的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发展的速度就会加快。  相似文献   
65.
抽象能力在幼儿期已经开始萌生,小学期间发展加速,到了中学,随着化课程的学科化,加上理科教材的影响,他们言语的抽象程度更是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66.
对称、韵律、变化(1) 一、排比、对偶的灵魂--对称 对偶、排比的灵魂是对称.对称是一种客观存在,例如人的面部器官在左右两边的分布基本相同就说它是对称的.随着这一概念在各学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称的定义也就逐渐严格,而在不同学科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7.
三得体(3) 2.制约语言运用的五个主要因素(续) 戊.手段 传递话语的手段属语境的客观因素,它对用语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传递的手段日益多样化,这个问题更值得引起语文教学的注意。  相似文献   
68.
历史在前进,认识在深化,《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与《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原大纲”)相比,是继承与发展。一语文是一种工具,但它不是通常意义的“工具”,而是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因此,如何正确处理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根本性问题。几十年的历史经验证明:凡是正确地处理了二者的关系,语文教学就前进一步,思想教育也同时得到加强;反之,  相似文献   
69.
写作能力的衡量(下)──大规模考试作文评分研究系列之五章熊(二)语言方面相比之下,语言能力是学生写作中最为稳定的因素(它有时也会因思路畅通与否而起波动),然而如何确认作文的语言水平却值得研究。青少年语言的发展也有其规律性。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随着中学...  相似文献   
70.
三 得体 什么是”得体”?——制约语言运用的五个主要因素——“语体”的分类——中学生“得体”教育的主要目标 1.什么是“得体”? 语言运用得好不好,恰当不恰当,是对语言环境而言的;离开了特定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很难判断使用语言的优劣得失。有一本谈修辞的书曾举出两个语例进行比较: 例①a鸭绿江中的流水,长流不尽;长白山上的松树,万古长青,这是中朝友谊的象征。(郭沫若《志愿军赞歌·序幕诗》) b.中朝人民永远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