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教育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6 毫秒
21.
基于"知识+科学方法"认知结构理论,以高中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为例,进行了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认为物理变式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最后总结了对教学的反思与启示。  相似文献   
22.
我国"学科教育学"酝酿于1978年后的教师培训。在发展中逐渐产生了学科建设的自觉与自危。学科教育学自2001年后沉寂的原因在于研究者知识结构的单一、教育界学术生态的局限以及学科中具体问题的隐匿。对学科教育学兴衰的反思与启示包括:慎思"学科教育学"的功能与地位、梳理我国学科教学的思想史以及优化学科教育学的学科建制。对学科...  相似文献   
23.
我国物理科学方法隐性教育的传统具体表现为科学方法描述方式的粗线条化、科学思维方法的异化与缺失、科学方法教育内容的知识决定论。立足显化教育的目的,可以结构化地理解物理学科内涵、在思维过程中关注思维方法、以高端备课促进科学方法的分类与融合,这些是有效超越隐性教育传统的路径。  相似文献   
24.
我国物理教材分析的传统亟待厘清,文章在梳理其发展与传统之后,分别辨析了物理教材与物理课程、物理教科书、物理学科的关系。文章认为,物理史观、心理史观和分析主体是物理教材分析的三个基本维度。未来物理教材分析应从心理学研究、教育学研究、哲学研究三个方面走向物理教科书研究。  相似文献   
25.
物理变式教学的研究应该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基于此,物理变式教学就应当从起点的典型化、节点的迁移性、落脚点的生态化三个方面查明原理与应用,并对物理变式教学在物理知识、物理方法、思维方法三个方面的教育功能给以关注。  相似文献   
26.
就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从单摆实验的仪器准备、液体表面张力实验、红色液体扩散实验做了科学教学分析,并从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风格、课程目标、科学素养四个方面进行了中关太空授课的教学比较.最后从不断提高物理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正确认识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正确认识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关系三个方面总结了太空授课的反思与启示.  相似文献   
27.
28.
物理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历史集中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七种重要的物理教学改革实验中.我国物理教学改革的历史特征包括:彰显了理论自觉自信,创新了物理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师教学思想.基于对一次“物理教科书事件”的分析,指出相关高中物理教科书内容编写之所以得到史无前例的认同与赞赏,是因为做到了妙用隐喻、有诗情画意、使人在心理上有松弛感、给学生赋予科学身份.我国物理教学方法改革未来应汲取历史经验,用好教材角色,把握时代学情,提升教师素养.  相似文献   
29.
30.
一、物理课程设计需要介入整体型认知风格的视角物理课程设计是物理教育的核心工作之一.对于课程与教科书的设计,认知心理学已被国际研究者纳入了研究视域.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指的是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