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思路] 笔者发现,很多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大多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另外,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通常不高,论证能力更是薄弱;而教材中为数不少的说理透彻、文质兼美的文言篇章却没有发挥其写作示范的作用--多少年采,我们的先人都是通过这些文章学会阅读、学会写作的.那么,我们今天能否结合文言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学会论证呢?  相似文献   
22.
造成歧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句子或短语的内部结构可以作多种理解,比如“我要炒肉丝”和“学习材料”两例,其中加横线部分都由A和B两部分组成,A和B的结构关系可以有两种理解:动宾关系和偏正关系。  相似文献   
23.
关于《花未眠》的主旨,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用书》)如是说:“课文从花未眠这种自然现象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强调自然美是无限的,美是邂逅和亲近所得,艺术创作应该重视写实,表现自然美。”这就是说,本文的主旨包含了三层意思:一、自然美是无限的;二、美是邂逅和亲  相似文献   
24.
在语言运用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数字有关的语病。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25.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这样几句:“吾妻之美我,私我也;妾之美我,畏我也;客之美我,欲有求于我也。”三个“美我”之中,教材只对第一个提供了解释:“认为我美。”即把“美”看作形容词意动;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中相关的译是:“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把三个“美我”都解释为“认为我漂亮”。  相似文献   
26.
关于《谏太宗十思疏》的主旨,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虽未明言,但观其“内容分析”部分对全文的段落概括,分明认定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相似文献   
27.
状语作为动词谓语或形容词谓语的修饰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置于谓语的前面,在古汉语中,这种情况也比较多见,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