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江苏省级赛课活动,并担任了评委.活动中听取了两位老师执教<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以下是这两位老师课堂教学的主要流程:  相似文献   
52.
生活即作文,作文也是生活。作文应是学生感受生活、发掘生活中真善美的过程,并在这过程中主动去学会欣赏,学会沟通,学会合作。而这正是当前小学生所缺少的。因此,本次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发现生活,感受生活,再现生活。收集习作信息,整合习作信息,激发习作的兴趣,感受作文的过程,积累习作的素材和  相似文献   
53.
最近,我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峨眉山月歌》(苏教版第七册),课中有这样一个片断:师: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一读“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两句诗,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诗文所描绘的画面,体验诗人的情感)(5分钟左右)师:在交流之前,老师有个要求,就是你想告诉大家什么,请暂时不要说出来,要把它读出来。(第一个学生读,读得很投入,很有感情)师:从他的朗读中你们听到了什么?生2:我仿佛听到了诗人站立在船头自言自语地说:今晚我就要离开清溪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可是老朋友却没有看到,实在是太可惜…  相似文献   
54.
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短小精悍,行文优美,包含哲理的短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叫强强的孩子随爷爷来到海边,并独自在爷爷的小闸屋过夜的情景,告诉人们,孩子只有经历风雨,接受锻炼,才能健康成长。本文作者特别注意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课文前半部分(1-6自然段)通过描写美丽宜人的  相似文献   
55.
今年,我接手了一个全校公认的差班,班上有近20%的学生语文成绩不及格,全班语文成绩平均才六十多点,尤其是班上有13个被历届教师公认的“大懒鬼”。于是有老师对我说:“这下,你可没戏了。”听了老师的话,我心中一沉:真的没戏了吗?  相似文献   
56.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写人叙事的记叙文,文中常穿插有人物对话,理解这些对话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在教学这些人物对话时,还存在着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57.
人们常说,"文以情生,情以事发"、"无情不成文".语文课本中的作品总是直接或间接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其实是接受作者传情的过程,是一段以自己的感情去领会体察,达到与作者共鸣的情感历程.  相似文献   
58.
《天鹅的故事》是苏教版第九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以“我”听斯杰潘老人讲述天鹅的故事为线索,再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自救的神奇壮观的感人场面。那么,我们怎样准确把握这篇课文呢?一、弄清编写意图,明确教材定位北京师范  相似文献   
59.
最近,执教了苏教版第十册的《三亚落日》一课。课中,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深层领悟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时出现了以下情境: 学生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师:找出这一段中你最欣赏的一句话,美美地读  相似文献   
60.
【教材简析】这是苏教版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作者章武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一位朴实无华、豁达开朗、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尤其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十分传神。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可安排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时教学的立足点应踩在自由与约束之间,重在引导学生围绕文本主流价值——爱人生、爱生活自由与课题、文本语言、天游峰、扫路人、自己周围的生活对话,在对话中放飞学生思绪,漫游文本精心绘制的图景,了解武夷山的峰,读懂天游峰的人,养成乐观自信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