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9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年、月、日》是一节典型的常识性内容教学课,属于计量单位范畴。《年、月、日》作为一节概念课,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以"发现"为主线来设计教学,基本流程通常分四步:观察学习材料(年历)、交流观察结果、教授相关知识、研究闰年出现的规律。无可厚非,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其合理的地方。从教学方式来看,教学过程中的观察、交流也是相当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从教学目标的定位分析,这样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2.
"三角形的高"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材"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的重要内容,教材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相似文献   
83.
现象描述这是一节小学的科学课,内容为科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课前,教师已经在学生的课桌上摆放了实验材料:两杯水,一堆食盐,一堆沙子。课始,教师对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师:请同学们把桌子上的食盐和沙子分别倒在有水的两个杯子里,观察杯中的现象,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  相似文献   
84.
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小数概念教学分为两个阶段,与之相配套的各类教材中,第一学段三年级下册以小数的初步认识编入,第二学段从四年级下册起系统认识小数。小数的意义一课是第二学段  相似文献   
85.
所谓常规听课,是指学校行政或业务部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调研或指导的教学管理活动。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常规听课常常被作为了解教师个体教学状况,"约束"、"监督"、"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这种以"督导"为指向的常规  相似文献   
86.
"运算律"是小学数学"数的运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课程从第二学段起安排了这块内容[1]。与传统教材相比,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在"运算律"内容的编写上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运算律"引出基于解决问题的背景,突出了"运算律"的发生发展过程;二是减少了"运算律"纯技能训练的内容,突出了应用"运算律"灵活解决问题的内容[2]。这样的编写特点,在突出"运算律"教学的过程性和数  相似文献   
87.
捆绑式评价,是以团队为评价对象,把团队中个体的成绩与不足,纳入到团队的考评项目之中,以团队的考评结果来反映教师个体考评成绩的评价。捆绑式评价运用到教研组建设中,需要在教研组团队成员的稳定均衡、评价内容要求的明确、评价方式的多样以及教研组品牌理念的增强等方面做相应的工作,最终实现教研组内教师群体合作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38页~4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感知锐角、钝角的特征,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2.过程与方法:通过找角、剪角、画角、作角、评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对简单图形认识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及长方形、圆形、五角星等形状的纸片一套。过程实录:一、导入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老朋友,你们想见…  相似文献   
89.
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征之一。然而,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虽然使学生有了更多尝试探究的机会,生成的教学资源也更为丰富,但游离于教师课前预设之外的材料也随之增多了。于是,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学生活动生成资源如何进行反馈和应用才能更好地达成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就成了必须深入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结合《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通过对学生活动生成资源在前后两次教学中不同应用进行的对比分析,谈一谈我们的一些想法与思考。“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  相似文献   
90.
练习是学生数学学习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正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教师对练习的设计确实动了一番脑筋,已不再局限于机械地书面操练,而是能经常设计一些需要动手操作或合作交流来完成的练习。那么,是否设计的练习有了动手操作,有了合作交流就一定是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了呢?以下笔者结合不久前所听“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一课,对两位教师设计的动手操作练习作一对比分析,希望能为我们一线教师更好地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练习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