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41.
贾宪章 《山东教育》2008,(10):14-15
流动红旗作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的一种激励手段,多年来一直被许多学校所钟爱。当这面“红旗”在正确的轨道上正常流动的时候,不论是每月流动一次的“卫生流动红旗”“纪律流动红旗”,还是每学期流动一次的“先进班集体”“先进团队”,都是所有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42.
新学年开始了,校园里各种“签名”活动也逐渐忙碌起来——学校对“签名”的热情是一如既往,每个部门都要在“部门职责”、“安全工作”、“廉洁治校”等责任书或者承诺书上“签名”;教职工更要一次又一次地把名字签在聘用合同、岗位责任书、师德承诺书上……各部门对此也是乐此不疲:总务处拿着“公物领用”、“赔偿责任”等追着要签名;教务处抱着“教材领用”、“文明执教承诺”等赶着要签名;  相似文献   
43.
时下,许多学校紧紧抓住各种积极因素,不断创新校园开放的形式和途径,有效地“开通”了一扇又一扇校内与校外沟通的“门和窗”,充分展示了办学水平和校园风貌,实现了提高育人水平争规范育人行为的目标。但也有一些学校在校园开放中,一味做“花朵开放”的工作:“一枝独秀”的不是千挑万选的“名师示范课”,就是久经考验的“经典校园节目”;“群芳争艳”  相似文献   
44.
45.
贾宪章 《山东教育》2007,(11):14-14
时下,各类评比这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茶”,恐怕没有谁能说得清楚奎圆上下一共进行了多少项评比述标活动。教育行业更是“不甘人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校之间有说不完的可“评”之大事、必“评”之要情,你方“评”罢我登扬。“评”得昏天黑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6.
贾宪章 《山东教育》2005,(31):11-11
“揠苗助长”是一则古代寓言故事,讽刺人们做事不按照事情发展的正常规律,急于求成,最后把事情办得更糟糕。可是在我们的校园里有许许多多具备不同特质的“天才”,其自身也同时存在着可能让自己才华泯灭的致命弱点。而育人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最恰当的时机,或者激励,或者引导,或者熏陶……巧妙地为这些“天才”施加最恰当的“揠苗术”,才会让其才华真正有机会、有可能得以升华。最近读到一篇关于达·芬奇的小故事,对助长有时须“揠苗”,又有了进一步的感触。达·芬奇做学徒时,才华深藏不露。他的老师年老多病,作画时常常力不从心。一天,他要…  相似文献   
47.
不少育人者在管理规范孩子的言行时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狠抓不足之处,猛揭痛苦之地,让其感受到紧迫,体验到辛酸。孩子经常不完成学习任务,除了呼之以“懒虫”外,还会采取多种方式加以惩罚,仿佛只有这样才会使其变得“勤快”;孩子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不仅当众罚其洗手洗脸,还会大呼“黑脸”……可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壶  相似文献   
48.
时下,中小学普遍推行校务公开,这让老百姓不禁为之拍手叫好。一个个被誉为“阳光工程”的校务公开栏,或者竖立在学校门口,或者置于校园的显要位置,将群众最为关心的各种收费、学生救助、学校建设等办学行为随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这无疑是不断完善的校务民主建设中的一大进步。然而,这项“阳光工程”在推行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全面、不真实等种种“雾里看花”的情形。一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校务公开的目的就是让群众看得明白,让学校树立起一个透明、高效的管理形象。而一些学校流于形式,不按规定的制度执行,将公开…  相似文献   
49.
临近岁末,为将总结工作落到实处,各种形式的"年终点评"在校园里纷纷拉开帷幕。毋庸置疑,其之所以能赢得每一名干部教师的尊重,皆因一直保持的"带刺的底色"。大家在不同点评环节里既可以心安理得地用各自的视角为自己、为同事"逆耳说短长""苦口论举措",又可以平心静气地用心品尝这些"带刺的大餐"——对自己的缺点错误,即使别人表述得"太刺".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