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本文在学习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数学课堂评价现状,为现阶段如何改变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2.
郑榕 《中学教学参考》2011,(17):100-100
生成性科学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教材为教学资源,以动态生成为主旋律,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探究欲望,促成课堂资源的再生成,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使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3.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危机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使中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生物教师负有相当的责任。本文就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加强环境教育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生物学新教材中有许多环境教育素材,把环境教育结合于课堂教学环节中,避免生硬的讲述,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精细化劳动”,强调细致参与,追求精益求精。《人人都是美化大师》班会课是“精细化劳动”的一次主题教育实践。具体做法是:以身边工匠为榜样,唤醒学生的精细化劳动意识;以真实情境为素材,帮助学生发现精细化劳动问题;以小组合作为基础,激发学生的精细化劳动潜能;以工具图示为抓手,帮助学生形成精细化劳动策略。  相似文献   
25.
预设,是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体现教师对文章的理解,展示教师与作者思想的交流,它融入教师对文本的情感所作的设计,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在语文教学中,它让课堂教学有章可循,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但在完成预设的过程中,教学往往偏离教师的预设,而自然“生成”。  相似文献   
26.
识途的老马     
郑榕 《档案天地》2010,(6):7-10
铁门内的童年 我是1924年出生的.生下来就在山东济南.我老家是安徽定远,从来没回去过。我父亲行五,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我的大伯父因为在安徽家里的后妈对他不好,大伯父小时候就离家出走了。后来考入当时的江南陆师学堂,毕业后在袁世凯新军中任队官。一步一步升到了师长。  相似文献   
27.
28.
郑榕 《小火炬》2013,(5):17-17
著名散文作家余秋雨说过:"人生最大的享受,不是华宅美食,而是与高人相晤。"我认为优秀读物的作者或书中给人以正能量的人物就是读者心目中的"高人"。幼时的我可喜欢看书了!时常掩卷遐想:每一本书里都有一个充满智慧的故事老人,就像动脑筋爷爷一样,他那长长的胡须里隐藏着无数个"十万个为什么",满肚子里有  相似文献   
29.
郑榕 《科教文汇》2014,(9):40-41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法成功引入职业教育改革后,受到各方的普遍关注。鉴于目前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本文拟通过在高职应用写作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研究,达到改变目前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现状,让应用写作课程“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