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学决定教     
学决定教——学是教育的真正主导力量。儿童原本就要学。特别是系统的教学活动,是在社会、知识对儿童的学产生要求的情况下.需要对儿童进行帮助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62.
为了实行创新式的教育,改革就范式教育,必须对就范式教育和创新式教育的矛盾性质,主要特征和它的产生机理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 一、就范式教育和创新式教育的矛盾性质 就范式教育存在的原因很多,除了文化传统的和社会的深层原因之外,经常起作用  相似文献   
63.
<正>车行陌上,春光袅袅。突然,你注意到,农民在田间不是在插秧,而是在抛秧!插秧是种水稻的大农活。多少年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得更多。年年复年年,人  相似文献   
64.
揠苗助长的问题,在于作用方式,进而是作用领域的误判.园丁固然可以对小苗进行作用,但他的作用必须转化为小苗可以接受的,可以进入小苗生长活动的过程.违反这一规律的作为,均是多余的和有害的.也就是说,园丁的作用,需以研究小苗的生长方式为依归.最大限度地依靠小苗,将会使整个育苗的过程变得直接而简单.  相似文献   
65.
我们所走过的道路什么是生本教育?按我们的说法,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有的人说,我们的教育向来依靠教,现在强调以生为本,在教者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这是"剑走偏锋",言下之意是权宜之计,是一种不得不采取的策略。我们并不排除这是在教育处于需要改革的困境之中的一种解脱的策略,但认为它更是  相似文献   
66.
杯子装水,平平常常,却隐藏了智慧。古代最初的杯子用黏土做,边做得很厚,笨重而容积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进,它的"体"——杯子本身(边)越来越薄,而杯子的"用"——装水的功能(简称"内容"),越来越大,同样的杯子,可装更多水了。我们看到,尽管杯子的边能装住水,但另一方面边也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这就要求恰当地调配边与  相似文献   
67.
今天,国家正在实施素质教育战略、教育创新战略和教育均衡发展战略,而实现上述战略的突破口应该大力开展生本教育。生本教育处在教育环境的核心,既能改变教育环境,又能对教育环境提出要求。生本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创新意识,保证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8.
繁荣教育科学 促进教育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向21世纪深化教育改革,给教育科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这要求教育观念、内容与方法进行深刻变革。教育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已非往昔,它必将在教育创新的强烈需要下获得巨大的繁荣,日益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灵魂。本文拟就新时期教育科学地位的变化,进行若干思考。一、教育科学推动新的教育理想的构筑当社会转型,要求教育改革有重大突破的时候,仅靠过去教育规律的总结已不足以回答今天和未来的问题了,教育研究很自然地要把它的重心放在构筑新的教育理想上。也就是说,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科学的注意力集中在…  相似文献   
69.
教育是思想的启蒙。教育自身充满了思想的契机和需要,教育与思想结下不解之缘。让教育充满思想和智慧,是教育的自然需求,也是教育的崇高境界。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委员会的会员文集,把这一主题突出出来,读之使人为之一振,大有得到提升和启迪之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而且,这里说的人是我们社会的未来,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是数以亿万计的群体。对人的教育,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内容极其复杂多样,引领这样一个无与伦比的工程的,是人的思想。而形成我们的思想的,是我们的事业心、  相似文献   
70.
从仿生到靠生: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突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于以生命活动的名义否弃真正的生命活动,以模拟生命活动来控制生命活动的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表现为拜分主义、指标累积、舍本逐末、系列的单向传输等,违背了生命的不可替代性、不可拆解性和生命活动的不可重复性、非二元性。仿生制约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成为基础教育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必须突破旧有思维惯性的束缚,从研究怎样教到研究怎样不教。相信生命的蕴含,依托生命,才能真正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把大自然所赐的全部教育资源调动和发挥出来,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