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我6岁的时候就开始读书了,那是1934年的春天。 我们的学校只有3间草房,一间做先生的卧室,其余的两间做课堂。课桌和凳子各家自带,八仙桌、四仙桌、梳桌、案板,什么都有。  相似文献   
12.
我在中学时期,作文还是可以的。每次都是甲或甲上,有时候也吃乙或乙下,那不是别的,是因为错别字太多,或者是走了题。为什么写得还可以呢,因为我从小欢喜看书,没有其它的秘密。我读小学是从五  相似文献   
13.
当代作家陆文夫的《快乐的死亡》是一篇具有独特风格的散文佳作,这篇文章在艺术上有许多突出的特点:一、精粹的构思,短小之中显宏大。这篇散文的主旨,在于批评文艺界的一种不良倾向:有一些作家不在创作上下功夫,拿不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却热衷于四处活动,追名逐利。这种人无敬业之心,只有哗众取宠之行。这种倾向是十分有害的,但又是当事者不易觉察的。作者列举了这种倾向的种种表现,指出其严重后果,说明这是一种“快乐的死亡”。在构思时,作者开宗明义,指出“作家有三种死法”。接着,作者通过对比,指出“自然的死”“没有特色”;“痛苦的死”…  相似文献   
14.
山阴道上络绎不绝,游人如织。在同一条石板小道上,那上山的和下山的擦肩而过。上山的人兴致勃勃、汗流浃背,满怀着希望问那下山的:"山上好玩吗?"下山的人疲惫不堪地摇摇头:"一个  相似文献   
15.
绿色的梦     
近些年来,梦特别多。没有美梦,没有恶梦,所有的梦几乎都既模糊,又清晰,大都十分遥远。生活好像一部漫长的记录片,白天在录制和放映后半部,晚上却在睡梦中从头放起。  相似文献   
16.
陆文夫 《小读者》2013,(7):32-34
【顶级亮相】陆文夫,江苏泰兴七圩人,1949年毕业于苏北盐城华中大学。1955年开始文学创作,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小巷深处》一举成名。在五十年的文学生涯中,陆文夫在小说、散文、文艺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以《献身》、《小贩世家》、《美食家》、《井》、《围墙》、《清高》、《人之窝》等优秀作品和《小说门外谈》等文论集饮誉文坛。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等多种文字,畅销海外。  相似文献   
17.
屋后的酒店     
苏州在早年间有一种酒店,是一种地地道道的酒店,这种酒店是只卖酒不卖菜,或者是只供应一点豆腐干,辣白菜,焐酥豆,油米黄豆,花生米之类的下酒物,算不上是什么菜."君子在酒不在菜",这是中国饮者的传统观点.如果一个人饮酒还要考究菜,那只能算是吃喝之徒,进不了善饮者之行列.善饮者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是很高的,李白曾经写道:"自古圣贤多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不过,饮者之中也分三个等级,即酒仙、酒徒、酒鬼.李白自称酒仙,从唐代到今天,没有任何人敢于提出异议.秦末狂生郦食其,他对汉高祖刘邦也只敢自称是高阳酒徒,不敢称仙.至于苏州酒店里的那些常客,我看大多只是酒鬼而已,苏州话说他们是"灌黄汤的",含有贬意.  相似文献   
18.
吃空气     
现在的吃喝也真是日新月异,有人好像是吃得没法再吃了,只好转而吃空气。所谓吃空气就是吃那饭店的气派、气势、气氛,豪华的装修、精致的餐具、小姐们垂手而立的服务……这一切都是空心汤团,一泡气,只能感受感受,吃是吃不着的。至于那些吃得着的呢,那就  相似文献   
19.
脚步声     
陆文夫 《中文自修》2011,(Z1):58-59
你没有金光大道可走,还得靠那沉重的脚步老老实实地挪向前。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时息怒……突然间听到自  相似文献   
20.
酒话     
我小时候便会喝酒。所谓小时候,大概是十二三岁。因为我的家乡泰兴县新中国成立前算得上是个酒乡,酒和猪的产量至少是江苏省的首位。农民酿酒的目的是为了养猪,酒糟是上好的饲料;养猪的目的又是为了聚肥,所谓养猪不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