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论培育人性的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流行的《教育学》在阐释“教育”概念时,似乎都忘却了教育的人性培育的深刻内涵,在教育实践中造成了始料未及的严重后果。当前部分人人性的丧失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培育人性的教育是既重视培育“什么人”,又重视培养“人的什么”的教育。它不是教育的什么“新品种”、“新概念”,而只是被遗忘了的“教育”的题内之义,是教育被放逆但又必然回归的深层次本质。培养各性、理性,强调精神追求;坚守人性底线,实现人性升华;确立权利意识,守护人性原则,是当前学校培育人性的教育的抓手。  相似文献   
32.
试论人性教育的内容、目标和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性教育包含知性、率性、养性三部分内容,它分别与人性向着真、善、美发展的教育目标相对应并相互交织。知性教育须解决人性之客观性知识和科学性评价问题。率性教育要掌握人性改造是否会于“人道”之标准,使人性之“保赤”与“起伪”达一辩证统一。养性教育必须遵循“近养”、“顺养”两条教育原则。从实现人性教育目标的角度看,知性教育是基础,率性教育是关键,知性教育与率性教育统一于养性教育。“近养”、“顺养”原则也是完整的人性教育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3.
《北京晚报》曾经登载一首题为《"背多分"教学法——赠某些学校》的讽刺诗.诗里写道:"外国有个贝多芬,中国有个'背多分'——背书背得多,就能获高分!'大重点'套'小要点','ABC'连'甲乙丙'……背得口干舌燥,背得头昏昏……真知与实践,怎如背功灵?待等熬罢寒窗苦,几多'书厨'出校门……"(以下简称《'背多分'》)时隔不久,一家省级教育报载文《"背多分"教学法另一说》(以下简称《另一说》),对这首讽刺诗提出了批评意见.批评与反批评使"背多分"增加了知名度.在很多地区和学校,"背多分"成为一个嘲讽学校一些教育方式、方法的叫得响的"新概念"."背多分"虽属戏称,却提出了一个严肃  相似文献   
34.
素质教育的跨文化论证与“谱牒”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思想须说明自身与人类源远流长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有机联系。否则,“素质教育”虽有行政行为的强化,但仍难在人们思想中扎根。以往对素质教育的论证大抵有三个维度:一、理念性论证,二、跨化论证,三、学术溯源论证,其中最为薄弱和亟待加强的正是学术渊源论证。素质教育的跨化论证属横向论证,它与作为纵向论证的学术渊源论证有互补论证的作用。学术渊源论证的科学方法是察名、寻义、辨类。素质教育思想理论与中外自然教育思想理论有在理性批判基础上涵融摄纳性的内在联系。在与素质教育思想理论有“谱牒”联系的教育思想理论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占主导地位的最重要的思想理论来源,中外自然教育思想理论是学术渊源性理论依据,现代人本主义的教育属一般性的“谱牒”联系。这种认识既符合事实,又具有更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