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种深含哲理而又形象鲜明的诗,叫作“理趣诗”。宋代许多诗人都写过这种诗。其中的精品,当推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已选为五、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共四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北宋元丰七年(1804年),苏轼由黄州(在今湖北)去筠州(今江西高安县)探望他的弟弟苏辙,途经庐山,游山后他在山下西林寺墙壁上题写了这首诗。  相似文献   
12.
《登鹳鹊楼》(五册)“黄河入海流”。诗人在楼上所看到的并非黄河,而是蒲州城北的涑水河,黄河还远在三十里外,是无法看到的。这句写的是想象中的虚景。涑水河流经黄河然后入海(东海)。《早发白帝城》(七册)“千里江陵一日还”。旧传白帝城至江陵一千二百里,实际只有七百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这样的解释: “引用”是“用别人已经说过的话( 包括书面材料) 或做过的事作为根据”; “模仿”是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抄袭”是把别人的作品或语句抄来当做自己的”. 明确这三个概念, 有利于在作文教学中正确地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将相和》和中学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都有“蔺相如”这个人物、但是许多人把“相”字误读为四声 xiàng(向),其实应该读成一声 xiāng(香)。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说:“‘相’作虚词,都读第一声阴平。若读第四声去声,则是实词,或为名词,‘宰相’、‘相国’之义:或为动词,如‘吉人天相’、‘相礼’,辅佐之义,‘相’字下若是外动词(即及物动词——笔者),又没有宾语。‘相’字便兼起代词作用,可以代本人,可以代对方,可以代第三方”(《古汉语虚词》)。  相似文献   
15.
拜读了《从“谢公屐”想到<游园不值>》一文(载《小学教学研究》今年第4期),觉得该文有些说法值得商榷。作者提出:“谢公屐’,又名齿屐,是晋朝诗人谢灵运创设的登山、下岭、履平地的三用木屐……履平地时不用屐齿。”据《南史》、《宋书》等史书以及《辞源》《辞海》等工具书所载,谢灵运系南朝宋人,《南史》、《宋书》均有《谢灵运传》。由此可知,谢灵运并非晋朝人。所谓“三用木屐”,也不宜径直断定为谢灵运所“创设”的。《宋书·谢灵运传》:(谢灵运)“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辞海》“谢公屐”条:“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游山时常穿的一种有齿木屐。”一说“常著”,一说“常穿”,均无“创设”之义。其实,“屐”在春秋时代就有了。南朝·宋刘敬叔《异苑》:“介子推抱树烧死,晋文公伐以制屐。”西汉史游的《急就篇》也提到了  相似文献   
16.
我的妻子也是一位教师。她和我从恋爱、结婚到白头偕老,总是相濡以沫,相待以爱。尽管其间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我们的感情始终如一,老而不衰。 记得初恋时,我害了一场大病,她床前端药递水,调食喂饭,比护士还耐心、周到。一天,我的病情突然恶化,连话都说不出来,只是拉着她的手默默地流泪,她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低声在我耳边说道:“你还很年轻,生命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