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教育   111篇
科学研究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文化流动是一种高级的文化形态不断地被其他民族所学习、吸收的过程,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就是西方文化流动过程中与中国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果.文化流动不仅推动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促进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形态的繁荣,而且还实现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功能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2.
在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巾,经常能听到“剧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说法。另外,在很多教辅资料中,也能见到这一说法。比如,《5年高考3年模拟·语文》说“心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人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第145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7月第3版)。  相似文献   
113.
高职心理教育研究起步较晚,发展也较缓慢,尤其是对高职心理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更是当前高职心理教育研究中的缺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心理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到高职心理教育实践的发展。在高职心理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中,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基础,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发展是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创新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4.
文化形态既可以有历时性的,也可以有共时性分析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文化的形态是不同的,由此形成了不同的职业教育模式。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是文化与教育关系的最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15.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在九十年代的中国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是意义深远。九十年代以来,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也是千姿百态,但对人们来说,“素质教育”仍是一个莫衷一是的概念,关于素质教育的很多认识仍然存在很大分歧,而这又必然导致人们对素质教育目标的追求和实践操作上的殊异。我们认为,关于素质教育的取向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认识问题。有学者提出:素质教育是一种人文取向的教育思潮,是以儒学文化为根基的教育运动。我们认为,这是对素质教育取和的不正确的理解,故尔有必要对素质教育的取向问题进行研究,这在当前既具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理论探讨,就予指正。  相似文献   
116.
本研究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特征和教学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7.
《“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是我国首次编制的国家级职业技能培训五年专项,其提出的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职业院校参与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对此,职业院校必须加强自身变革,主要实施路径有:突出类型化特征,全面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强化高质量发展,全面融入并有效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增强办学适应性,全面服务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建设信息化资源,全面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和技能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18.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实施,有力促进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基于院校质量治理理念的“2334”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体现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跨界共治的类型特点,体现了院校主体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理念与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三全育人”的基本理念和行动指南,体现了输入质量、过程质量、输出质量和产出质量协调统一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其体系构建的逻辑基础是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核心理念是公共治理的教育应用,运行动力和内在机制是自主自觉的质量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