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教育   111篇
科学研究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职业学校文化特质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文化概念在我国经历了一个从校园文化到学校文化的发展过程,而且人们在职业学校文化方面的研究也较为薄弱,对职业学校文化特质的认识,也还停留在对一般意义上学校文化特征的理解上。职业学校文化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基础上的组织文化;是一种以科学知识为主要线索的相对稳定和独立的文化;是一种“为了生存”的实用主义价值观为主导的,兼具积极和消极功能的文化。  相似文献   
22.
论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大学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大学形象是社会大众根据其办学理念对大学的整体评价与印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仍受传统的实利教育或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影响而表现出功利性倾向,从而影响其大学形象。“作为大学的高职院校”与“作为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办理念的形成而使其大学形象的个性特点必将愈益突出。  相似文献   
23.
素质教育的理性批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是一个被描绘为人与自然趋于和谐的融合与升华的世纪 ,为了达到这个理想的境地 ,教育被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具有历史责任的地位 ,各国在重新审视教育的地位与作用的同时 ,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教育改革战略 ,故而 ,2 1世纪又被称为“教育的世纪”。在我国 ,深受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影响的现代应试教育体制正在努力而艰难地向建立素质教育体制转轨。本文无意也无力对素质教育作全面的评价 ,仅仅就素质教育的质量观、价值观和实践观进行理性的再思考 ,以就教于同仁。一、关于素质教育的质量观众所周知 ,素质教育是在深入批判以片面追求升…  相似文献   
24.
文化传播的实质是文化价值的传播,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延伸,赋予文化价值创造普遍的人类化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创造。传递社会主流文化是学校教育存在的基本价值,符合当时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因为外来文化的输入而引起教育大发展的主要时期是清末民初。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优越感随着留学人员的回归流入我国,与中国文化发生深刻碰撞,催生许多新思想、新观念。  相似文献   
25.
全球化和文化都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中心话语”。文化多样性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表现,是世界各国的地域文化形式维持其存在的重要表现。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两个维度,二者是辩证统一、相生相成的。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并不是对立的,而且,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能是文化多样性,而不是文化同质一体化,更不会是“文化霸权主义”。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动力则是多元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6.
27.
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在理念和实践中存在较多的冲突,成为困扰高职院校师范教育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师范教育的特殊性内涵仍被忽视,高职院校中的师范教育专业因受职业教育理念的影响而变得功利化和技术化。创造适合师范生专业成长的师范教育生态非常迫切,这将关系到中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8.
目前教育学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仍然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反映在教材方面就是以能力为本位还是以学科知识以本位来建构课程的问题;反映在教学方面就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还是以教师工作过程为主线来传授的问题。从职业教育课程论的角度,对教师职业进行工作分析,以建构教育学课程的“学习领域”,是教育学指向教师的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9.
30.
教学方法改革具有多主体性和多因素性,这反映出教学方法改革的复杂性,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都不再是唯一途径,教学方法改革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交互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