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教学过程Step 1.Warm-up(略)Step2.Presentation and drill Before reading Activity 1.T:We’re having an English lesson now.What is our friend Gao Shan doing now?Look,canyou guess?(PPT出示句型"Is he…?")Ss:Is he running?T:No,he isn’t.Ss:Is he reading/…?T:Perhaps he is.Now,youcan ask him.Who can try?Ss:Gao Shan,are you reading?(教师根据学生  相似文献   
42.
Step1.Warm up1.Sing a song"Family song"(出示课件)2.Free talkT:My kids,let’s play a gam"eWhat’s missing".Ss:Great!点击CAI,瞬间闪动出现Nancy/Mike的全家福人物图片,让学生迅速回答。设计意图:低年级语篇教学注重趣味性。通过歌曲和游戏的方式复习几个家庭成员的称谓,以旧带新,自然导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令人担忧。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肥胖人数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视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视  相似文献   
44.
等待两分钟     
那是省里组织的一次"送教下乡"活动.讲课的地点在县城的一所小学里. 那天听课的老师从四面八方云集到这里,整个教室座无虚席.讲课开始了,所讲的内容是《少年闰土》,主讲这节课的是一位姓刘的特级教师.  相似文献   
45.
等待两分钟     
那是省里组织的一次“送教下乡”活动。讲课的地点在县城的一所小学里。 那天听课的老师从四面八方云集到这里,整个教室座无虚席。讲课开始了,所讲的内容是《少年闰土》,主讲这节课的是一位姓刘的特级教师。对这位刘老师大家早有所闻,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只见台上的他语惊四座、灵活自如的引导点题,再穿插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整个课堂严谨而又浑然一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46.
本单元语篇主要围绕"谈论节日里所做的事情"这一话题,掌握句型Did somebody do something last…?及其肯定、否定回答,并能描述Somebody did something last…和Somebody didn’t dosomething last…。这一单元的内容体现了鲜明的东西方文化特点,是一个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学习,帮助  相似文献   
47.
延迟评价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交流的话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语言,给学生的想象留出"驰骋的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采用适当的方式更好地评价学生。课堂教学中运用延迟评价,应着眼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8.
本单元Part A语篇的主题是"确定位置",与3B Unit 7相呼应。从功能上看,它是3BUnit 7的拓展和延伸。语篇中主要句型"Where are the/my…?They’re…涉及到复数形式,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教学中应该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9.
自主探究学习的教育理念是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的课题。自主探究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探究,而且是一种深层次的教育理念的更新与突破。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50.
陈素芳 《考试周刊》2012,(71):63-64
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的许多文章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贴近生活,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多样,体裁丰富,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更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范例,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的高度,既让学生整体感知,又能善于从文本中抖出"美点"、"隐点"、"情点"和"转换点",对精彩的局部含英咀华。借此进行仿写训练,生成课堂的风景,"达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双重聚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