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8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魏响“诗人曹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以“魏响”来概括曹丕诗歌的特色,并与其父曹操的“汉音”相对立。本文通过对曹丕具体作品的分析研究,指出所谓“魏响”的内涵大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放弃工具性,没有明确的政治伦理方面的功利目的,基本是为满足一己的审美需要而作;二是弱化叙事,重在抒情,并且往往抒发与普遍人生经验相关的悲哀之情;三是追求藻饰,文词趋于华丽。曹丕作品中有若干例外,但例外正好表明了他的常规。中国文人抒情诗大抵是沿着“魏响”的路子发展下去的。  相似文献   
152.
本文评述了汉魏之际赋作的特点以及发展沿革,指出曹丕在汉赋体的发展创新中应踞的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153.
《为郑冲劝晋王笺》作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阮籍的全部诗文中,《为郑冲劝晋王笺》是政治意味最浓厚最明朗的一篇,历来认为作于他去世的那一年即景元四年(263).今人为阮集作注,亦无异辞,如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郭光《阮籍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皆然,关于阮籍的年谱、评传之类,亦多持此说.  相似文献   
154.
本文将梁、陈之际著名诗人阴铿的若干诗作与史籍中的零星记载参照对勘,推测出诗人于540-547年间或更早一点始仕于梁湘东王萧绎;侯景之乱时陷于乱军中,解脱后于552年或553年奔江陵,很可能未到江陵即转而南下,一度在欧阳手下任职,后为侯门的重要宾客;563-564年间在始兴王陈伯茂府任中录事参军,后因徐陵之荐回首都。侯安都、陈伯茂先后倒台,他未受到诛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