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77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相控阵雷达波束调度的准确性对雷达观测空间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精确的将波束发送到正确的空间位置,在定义了和波束调度系统相关的4种坐标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雷达波束调度系统采用的波束指向信息三维坐标转换方法并给出转换公式,工程实践表明,采用此方法的雷达系统能够精确的跟踪空间目标。  相似文献   
22.
顶岗实习作为高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莘莘学子完成学业、提升能力、熟悉社会的重要阶段。而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应完善的大学生顶岗实习制度,顶岗实习期间的权益保护尚处于空白地带。文章在分析我国顶岗实习生劳动保护现行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应当确定顶岗实习生的劳动者地位,营建良好的顶岗实习生权益保障机制,对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23.
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可以明确区分称谓语与称呼语。称谓语可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类,各自都存在着缺位现象和不同成因。通过认知与文化相关知识可对现代汉语称谓语缺位做出分析、研究和归类。  相似文献   
24.
壮族民间麼教信仰是从壮族原始巫教中发展而来的一种原生型民族民间宗教信仰。麼教以壮族的始祖神布罗陀为信仰主神,在壮族人心中,布洛陀也是本民族的创世神、智慧神、道德神和宗教神。麼教自身有一套完善的宗教信仰体系,包括麼教经文典籍《经布洛陀》,麼教教义教规麼,教从教者,以及固定的教仪式。世代壮乡儿女崇拜布洛陀,信仰教,希望借此力量达到为人消灾减祸,赎魂驱鬼,求福解冤,匡正伦理等目的,实现人类美好生活的愿望。  相似文献   
25.
2007年3月,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为此华中师范大学以学科群建设为手段,创新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体系;借助认知科学与信息技术,深化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立教师教育综合实验区,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6.
如何提升学历继续教育质量,建立学历继续教育质量体系,一直是各高校关注并探讨的焦点.通过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原则和工作程序,利用相应质量方法建立学历继续教育质量体系.详细介绍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对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质量体系建立的作用,包括提供方法论和指导思想.最后提出搭建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质量体系的一般步骤,包括:对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质量体系的策划;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质量体系的运行;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质量体系的绩效评价;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质量体系的改进;各个步骤应用的主要质量工具.  相似文献   
27.
28.
马敏 《职教通讯》2019,(6):59-63
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作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已然成为研究热点。文中通过挖掘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和对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理论的层次分析,以TPACK的视角将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框架分解为TPACK思维认知、TPACK教学实施和TPACK持续改进三个维度,并对其进行研究,为构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存在大量对政治象征资源的开发、创造、控制与运用。作为政治传播的重要工具,象征产品履行着多种政治功能,核心是要通过提供意义和价值,对社会主义运动作合理性论证。同时,象征策略也是整合观念、统一行动的技术方法。因而,对象征策略的运用构成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一种基本的和普遍的政治实践,象征策略本身也成为社会主义运动过程分析的可观察文化历史因素。  相似文献   
30.
五四运动爆发前,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等不同的社会力量都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案。但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无法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这些探索先后以失败告终。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