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已经发展成为当代举世瞩目的强大洪流,全世界都在对此议论纷纷。我们自己更应该加强研究。本文拟就以下两个问题略抒己见。一、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由苏联一国发展到当今的15国,包括苏联东欧9国,亚洲5国,还有拉丁美洲的古巴。这15个国家当中,南斯拉夫从1950年起最早开始进行改革。当时它是一国弧立地进行改革,而且被所有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斥之为“修正主义”、“资本主义复辟”。过了30年,现在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大力地推进改革。可以说,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2.
大学生考研辅导工作不仅是高校毕业生教育的重点工作,更是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期通过剖析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近年来科学的考研辅导体系,探讨高等学校考研指导的重要性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3.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十章就是一九二六—一九二九年苏联共产党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工业化而斗争的时期。显然,今天正当我们祖国开始实现社会主羲的国家工业化的时候,讲授这一章是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羲的。讲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联共(布)党领导苏联人民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宝贵经验的接受程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於我国工业化事业如何吸取苏联经验这一重要问题的理解程度。这篇报告就是企图从我室教员几年来讲授第十章所績累的经验中,来研究本章讲授方法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4.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对我国高等院校文科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教育的四门共同政治理论课之一。根据多年来教学实践的经验,这次我们在编写教学大纲时,着重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现在由我执笔作些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5.
运用现代技术,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控制技术等。采用整机集成的方法。实现对学习电子产品维修学员的实践培训、考核。  相似文献   
26.
高放 《现代语文》2007,(10):119-120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个领域出现了多种功能各异的电子产品,这些产品在各个领域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一种新产品出现时人们总要给它起个名字来指称它,用以和其他类产品相区分.  相似文献   
27.
我国从1949年建国起就没有照搬苏联一党制的政党制度模式,而是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8.
对党章中关于党有两个最高领导机关,每隔五年召开代表大会,政治局行使中央委员会职权、各级纪委属各级党委领导,党中央设总书记等十点传统规定,从马列主义党建理论提出探讨,建议修改党章。  相似文献   
2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提上日程。它也是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三大要着重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邓小平同志十分关注我国的政治体制的改革,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党中央决定今年7月1日重新发表的他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本文拟从理论  相似文献   
30.
《陕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发表拙文《布哈林并没有提出“社会主义模式”问题》,认为金雁同志在该刊1985年第4期刊出的《谁最先提出“社会主义模式”问题?》一文中所说布哈林于1922年共产国际四大上最先提出“社会主义的民族模式”,应译为“社会主义民族类型”。“类型”与“模式”虽然涵义相近,但还有区别,此处二者不能混用。学报编辑部把拙文送交金雁同志看过,她当即写了一篇《再谈布哈林与社会主义模式问题》的长文,与拙文同期发表。她旁征博引,坚持为自己的见解申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